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9日电 交通运输部9日早间举行“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针对深圳交通拥堵难题,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忠平表示,未来深圳将打造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探索以经济杠杆为主要手段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促进道路资源向绿色交通倾斜。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忠平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一座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基因的超大城市,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深圳将采取哪些创新举措破解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难题? 对此,徐忠平介绍,交通问题是深圳每天面临的重大挑战。深圳这座城市很年轻,但它的面积很小,不到2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2300万人在这里日常的生活,360万辆车每天在这出行,道路长度是超过6000多公里,交通成为深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徐忠平表示,按照交通强国和全球城市的标准,未来城市都面临交通这个谁也逃避不了的城市病。深圳将以市民出行为视角,打造高效、友好、多方式选择、业态丰富的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市民出行的时间和费用的多样化出行方面,通过轨道交通和高快速路网的建设,打造快速到达,慢速体验的友好宜人交通环境。另外,希望在包括现代城市美化、景观设计、城市交通智慧化等方面能够进行一体化的设计,目前也在做一些试点工作。 徐忠平称,未来,深圳将打造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目前,全深圳市已建成8条城市轨道,运营里程约300公里,最高日客流超过650万人次,占每天1100万公交出行的60%。希望到2022年,全市城市轨道通车里程将达到570公里,现有基础上再增加200多公里;到2035年,希望在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上要建成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通过轨道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85%,全市轨道站点十分钟的步行范围覆盖率达到70%,基本实现交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此基础上,深圳2300万人逐步和周边的东莞、惠州之间居住和商务之间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显著。希望随着深莞惠一体化的同时开展,拓展和近邻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在广东省的统一领导下,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上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目标是实现与相邻城市之间的1小时的通勤,2小时的通达的发展目标。 徐忠平还称,另外,深圳将探索以经济杠杆为主要手段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促进道路资源向绿色交通倾斜。目前对小汽车的限制,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如限购、限号、限行,希望在经济杠杆的手段前提下,研究新技术实现经济杠杆的调剂,通过逐步提高小汽车在时间和费用上的使用成本,实现公共交通的主体作用。(中新经纬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