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下一阶段的贸易发展提供了纲领和指引。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贸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明确到2022年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贸易效益显著提升,贸易实力进一步增强。34条具体措施也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业内专家认为,“稳外贸”不仅要稳定贸易总量,还要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和效益,切实以贸易高质量发展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就变得更为迫切。《指导意见》为下一阶段的贸易发展提供了纲领和指引。
当前,新一轮改革开放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政策获得感增强。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贸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外贸发展稳中提质
“今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优异,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实现外贸稳定增长夯实了基础。”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总的来看,前11个月我国外贸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整体水平。”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发展态势好于预期,预计全年外贸仍将稳定在30万亿元的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在外贸规模稳中有进的同时,外贸质量也在持续提升。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出口增速高于整体,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增长了20%。此外,国际市场布局也更趋合理、均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达到29.3%,商品结构升级,机电产品的出口占比达到58.4%。企业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到51.4%,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主体。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充分释放发展潜力,这是推进外贸体制改革的结果。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指导意见》指明,要针对外贸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激发制度的活力和创新的潜力,推动外贸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竞争新优势转变。
发挥好外资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外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向高端产业聚集,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进出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为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的产业支撑。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介绍称,今年1至10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0.3%。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中,47.3%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比例达到63.7%。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6%,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407家。
外资纷纷加速入驻与我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密不可分。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
任鸿斌表示,下一步要认真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措施,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发挥外资对产业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政策环境
谈及明年外贸发展环境,李兴乾表示,从国际市场来看,需求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旧较多。从国内来看,中国外贸发展基础稳固,韧劲十足,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充沛,有信心保持外贸稳中提质。
中国邮储银行高级经济师娄飞鹏认为,未来要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尤其是国际市场布局,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推动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发展。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研究院宏观研究主管王静文提醒称,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外贸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市场主体、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稳外贸”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展望明年“稳外贸”形势,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减少跨境贸易的制度成本。
从金融支持外贸发展的角度来看,李建军建议,可针对进出口企业特殊需求推出形式多样和丰富的产品,如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满足进出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此外,要推动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在贸易投资等领域提高政府服务的便利化水平,降低各种交易成本。
作者:马玲
编辑:杨晶贻
邮箱:fnweb@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