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7日电 题:《温彬等:投资企稳,生产消费回升,经济整体好于预期》
作者 温彬(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冯柏(中国民生银行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预期5.2%,前值4.7%。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2%,预期5.2%,1-10月累计同比增长5.2%。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预期7.8%,前值7.2%。
工业生产方面,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明显好于预期,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高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由于上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偏低,剔除数据月度波动,前11个月累计同比增长5.6%,与前9个月持平,说明工业生产整体稳定。
11月工业生产回升,与景气指标PMI的指示相一致。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至50.2%,为下半年以来首次重回荣枯线之上,生产PMI升至52.6%,创年内次新高(3月为52.7%),新订单PMI亦回升至荣枯线之上,显示出生产景气回升。
高频数据显示,11月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61.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7%,显示出生产好转。另外,去年11月工业增加值仅增长5.4%,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较低的基数对工业增加值回升形成贡献。
从结构上看,三大门类全部回升,共同推动工业增加值走强。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8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创下2018年6月以来的次新高(今年3月为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工业增加值涨幅较大,11月上涨10.7%和7.7%,分别比上月上涨4.4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与近几个月地产开工较为旺盛,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生产恢复,钢筋水泥等需求较大有关。此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至8.9%。
投资方面,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5.2%,与前值持平,比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在2.5%-2.6%区间震荡。制造业投资的再次触底,既与企业盈利较弱、生产信心不足有关,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走高有关。但近期,外贸形势有所缓和,外需有望改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提升制造业水平”“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有望推动制造业回升。
基础设施建设(不含电力)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近期,一系列稳基建政策出台,11月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信贷都超预期回升,与基建有一定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脱贫攻坚提到“三大攻坚战”之首,更加突出了补齐民生短板、改善民生的重要,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项目将引致大量基建需求,而随着专项债额度提前下发明年尽早见效等一系列政策的执行,明年上半年基建有望开始回升。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2%,连续10个月位于10%以上的较高增速水平。房地产指标整体较好,对增速形成支撑。11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8.6%和8.7%,表现尚可。受购房需求提升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长0.2%,继上月转正至0.1%后继续回升0.1个百分点,达到年内最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落实因城施策”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预计对房价下跌压力较大的城市,地产调控将有所放松。
消费方面,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高于预期,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
分结构看,主要大类消费品增速都较前月有所加快。11月汽车消费增速-1.8%,对消费的拖累效应减弱,而扣除汽车后的消费同比增长9.1%。随着地产销售回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9.7%,较前月提升9个百分点;家具消费增长6.5%,较前月提升4.7个百分点。受换季影响,服装类消费亦增长4.6%,较前月提高5.4个百分点。同时,家电、服装等消费回升还与“双11”促销导致消费集中有关,推动网上零售增长加快,占比提升。此外,11月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化妆品消费同比增长16.8%,较前月提升10.6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12.1%。
综合来看,11月经济指标表现总体好于预期,国民经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说明合理的增长是必须的,但同时要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实现质的稳步提升,也就是高质量发展。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基调为“稳字当头”,强化逆周期调节,在与“十三五”目标存在差距的指标间发力。货币政策更加突出“灵活适度”,提供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流动性,同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财政政策在数量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更加协调,共同发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因此,明年制造业在中长期贷款持续供给的条件下,有望改善;基建资金来源拓宽,将发挥更有效的托底作用;房地产以“稳”为主,结构性宽松可期;育儿、养老、旅游、体育、民生等消费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中新经纬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