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2日讯(记者 施予)2008年的今天,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碎了巴蜀山河,更震痛了全国人民的心。当时,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倾囊相助,力挺中国,这一举动让我国人民深受感动。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十二年来,中巴友谊在一次次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接到消息,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0万元)的救援物资。地震发生四天内,巴调集所有的运输机,抽调国家储备资金,搬空国家灾害物资储备,全力支援中国。2008年5月16日,2架巴基斯坦空军的C130运输机搭载着约90万美元的物资飞抵中国。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前大使张春祥证实,汶川地震期间,巴基斯坦将该国全部战备库存的22260顶帐篷紧急运往灾区。 此后,“巴铁”形象在国人心中逐渐清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巴基斯坦代表队入场时,为了感谢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倾囊相助,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欢呼。 汶川大地震十二年之际,正逢新冠疫情蔓延全国。日前,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曾表示:“中巴关系每在经历一次大灾难之后都得到升华。”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巴关系研究的李景峰博士,他表示,中巴友谊根治两国人民心中,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次凝聚中巴关系的催化剂。 李景峰博士回忆道,当巴基斯坦代表团走进08年北京奥运会会场时,中国观众的起立鼓掌,就是中巴友谊升华的具体体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带动下,巴基斯坦近年来不断取得变化。电力短缺问题有了较大缓解,交通基础设施有了明显得改善。前段时间,巴基斯坦蝗灾肆虐,中国派出专家力量全力支持。当前新冠疫情全球扩散,中巴两国相互支持,武汉疫情爆发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巴基斯坦疫情扩散之际,中国也派遣医疗队赴巴,并为巴基斯坦提供大量医疗物资。这些都是中巴“汶川地震”相互守望的继续,是新时期中巴关系的升华。 作为一个投身中巴关系研究的四川人,对于12年前巴基斯坦捐给我国的两万多顶帐篷,李景峰博士表示:“物质层面上,这两万顶帐篷是雪中送炭。地震发生后,灾区大量房屋受损,且灾后又连续降雨,帐篷成为当时最重要、最紧缺的物资,四川不会忘记。精神层面上,巴基斯坦帐篷满载友谊,当第一时间送往灾区的时候,灾民感受到的是兄弟的关心,是家人的温暖,这种精神的感动超越物质,中国不会忘记。” “如今,四川已经完全从汶川大地震中恢复,而且建的更好,老百姓(603883,股吧)日子过得更加富裕,”李景峰博士感慨道,“然而,我们还是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不会忘记在那个困难时期给予我们帮助的巴铁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