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汇 正文
逐浪前行,突围“双循环”论坛圆满落幕
2021-04-25       来源:第一财经网      编辑:junpeng      
   2021年4月23日,由《中欧商业评论》主办的“逐浪前行,突围‘双循环’”论坛在上海召开。

2020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调整。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双循环”初现成效。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时代下,企业如何逐浪前行,引领潮流?

《中欧商业评论》邀请国内顶级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探讨突围之道。

会议由真实影像创始人邱嘉秋担任主持。

邱嘉秋真实影像创始人

开幕致辞:理解双循环,抓住“科技+消费”这两个关键词

中欧出版集团执行CEO郭霖先生莅临本次论坛,中欧出版集团媒体事业部总经理、《中欧商业评论》主编姚音女士致开场辞。

郭霖中欧出版集团执行CEO

姚音女士指出,2020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国际贸易受到影响,出口波动加剧。过去我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模式,遭遇瓶颈。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提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双循环”内涵理解,可以归纳为“科技+消费”。

科技创新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科技创新领域,有哪些产业机会,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新赛道?双循环格局下,国际先进的技术资源同样重要,企业如何平衡自主创新与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是企业需要思考的话题。

消费结构和习惯的变迁,往往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今新消费的发展如火如荼,相比波动的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发展环境。面对新的消费需求,企业如何准确的识别,并转化为市场机遇?是决定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

主题分享:产学共话增长之道

在主题分享环节,首先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宏观经济学家陈东琪教授,做了题为《把握新增长周期 “十四五”经济展望和政策》的主题分享。

陈东琪教授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带来了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繁荣。例如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石油危机,使中国赢得了以农业和乡镇工业复兴推动的经济繁荣。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赢得了“国际大循环”为助推器的经济繁荣。

判断能否出现新一轮增长周期,既要看近期走势,更要看远期潜力、新增长点、新动能在哪里。

第一,传统的人口红利消失后,大规模知识型劳动力不断释放工程师红利,推动持续技术创新。第二,持续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进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产业发展,创造高附加值。第三,技术进步相联系的就业结构和水平提高,收入增长加快,进而使消费结构和平升提升。第四,技术进步推动城镇、城市、都市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物联化和绿色化发展,聚集更大规模的城市财富。第五是乡村人口虽然减少,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绿色化推动下,其价值财富创造能力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第六是双循环格局下的外贸外投结构升级,品牌增加,外循环竞争力提高。人均GDP不断增加,必将提高消费能力和水平,扩大国民消费总规模,小消费额会形成巨大的GDP。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以《双循环格局下,产业经济发展新机会》为主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张军教授指出,一个大的经济体当它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展的引擎就会发生变化。衡量这个引擎的指标就是贸易密度(贸易密度=进出口总额/GDP)。我们发现大国的贸易密度比中小型经济体低得多,比如美国的贸易密度大约在20%左右,新加坡则达到了200%。

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大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非贸易部门开始发展的更快。如何让非贸易部门扩张的速度加快,就需要提升它们的生产率。生产率就是工资,怎样提升我们的工资,怎样让工资的增速能够接近GDP的增长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科技类企业代表,海尔智家生态平台智能制造总经理、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院长张维杰,做了题为《双循环下高端制造业如何破局》的主题分享。

张维杰认为,企业对“双循环”的理解的核心还是内循环。内循环的关键就是扩大需求,如何扩大需求?扩大什么样的需求?我们的理解一定是扩大高端需求,就是高品质、个性化、高体验的需求。只有这种需求才能拉动整个内循环。

高端的需求需要有高端的供给能力,生产效率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整个商业运营以及企业的内部经营过程中,大幅度提升效率,这就倒逼对高端制造升级。

工业互联网可以有效的支持“双循环”的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核心,是拉动需求,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就要提高从业者收入,劳动者收入主要的来源是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要有活力,有效率。

进入到工业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万物互联,一切以体验为王。整个工业互联网的规模是4.1亿,对经济的贡献度逐步在加大。所以工业互联网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最大的经济机会,作为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经济机会。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建农,作为消费行业代表,做了《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的全球化挑战与机遇》的主题分享。

钱建农指出,他个人理解的“双循环”格局下的产业突破,一是,中国市场越来越大,中国确实可以达到以国内市场为主。二是,我们的技术发展,使得原有的国际分工体系被打破了。

在疫情以后,国家很快提出了“双循环”模式,这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投资一定会带来新的机会。我们看内需市场。“双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国内内需市场的培育。市场培育,不光是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很多企业做的工作,基本都是停留在满足市场需求上。但是市场现在的需求,并不代表未来的需求。所以为什么中国很多企业出现了很多同质化的产品,无法突破,这和我们原来企业管理手段是有关的。

因此,企业要思考如何创造需求。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消费活力,内需在成长,成长过程中看哪些成长得更快?而这个更快的行业里做什么产品,能够让你的企业脱颖而出,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圆桌对话:跨界探讨产业突围之道

在圆桌对话环节,张军教授、姚音女士和钱建农先生围绕“双循环格局下的产业突围”主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展开跨界探讨。

邱嘉秋、张军、钱建农、姚音(从左到右)

张军教授认为,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实现“双循环”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关注到,我们市场的购买力来自什么?如果是靠企业家精致的价值思维创造,那是很有希望的。张军教授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率的提高。如果公司不能增长,购买力就无从谈起。

钱建农先生谈到,从不同阶段看,经济结构肯定会有所调整,但宏观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具体到文旅行业,企业需要对技术的影响有深刻的理解。技术对文旅行业有两个影响。一是对行业本身的影响,技术会对用户体验、产品内容、企业管理产生全面的影响。二是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的改变对产业的需求改变是最大的。未来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以后,我们有没有产品满足未来社会生活的需求,这是每个企业需要仔细考虑的。

姚音女士指出,相比经济学家,《中欧商业评论》更加关注经济的微观层面。中国新一代创业者与几年前的创业者相比,在认知上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更关注细分市场和新消费人群。现在消费已经从品质消费发展到品格消费的新阶段。通过品牌辐射到的人群,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共同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从绝对数量上不是我们14亿人口里面的大头,但是这些人在支撑中国新消费往前走,并且也在激发非常多的企业家,在往消费升级的道路上做出很多的尝试。因此,从微观上,我们看到很多希望。

 

大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中欧商业评论》,将持续携手专家学者带来最新的商业思想洞见,发掘和邀请行业先行者们分享成功的经验。《中欧商业评论》将始终引领中国商业思想传播,与伙伴共同成长。

 
 
     栏目排行
  1. 工行北京丰台云岗支行积极推进服务星级网点
  2. 工行北京丰台支行积极优化网点适老化服务
  3. 工行北京丰台万丰路支行多举措做好养老金融
  4. 服务升华,润心敬长
  5. 工行北京鼓楼支行积极争创星级网点 提升服
  6. 工行北京鼓楼支行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客户服
  7. “民有所需,正义有为”,工商银行正义路支
  8. 工行北京分行增光网点星级服务在您身边
  9. 平安保险服务智慧客服随时响应需求,保障服
  10. 工行北京长安中海凯旋支行积极开展星级网点
     栏目推荐
大家人寿深圳分公司以案说险 ——金融消费者权
大家人寿深圳分公司风险提示 ——理性投保,警
大家人寿深圳分公司风险提示 ——注重保单回访
大家人寿深圳分公司以案说险 ——及时报案保障
FUTURUS光场ARHUD亮相2024EV
周大生2024秋季新品发布,幸福花嫁系列演绎
工行北京清风路支行以暖心服务传递金融温度
丝路视觉首裸眼3D新项目亮相2024年服贸会
工行搜宝商务中心支行聚焦适老服务 打造适老特
工行北京东高地支行打造精品服务 积极开展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