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闻爆料 正文
我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算碳排放吗?
2021-12-27       来源:      编辑:z0011      

上过小学以上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们人类呼吸的主要目的是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有人会想,二氧化碳不是温室气体吗?那人类岂不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这话也对,也不对。据统计,一个人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排放二氧化碳约40克,一年的排放为0.35吨。全球70亿人口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年就高达24.5亿吨,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数字。那么,如果全球想要实现碳中和,是不是也需要想办法减少这部分排放?而减少这部分排放的办法是…….

是不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而事实是否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其实根本就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为了实现碳中和自己会不会先被“中(mie)和(kou)”了。

那么为什么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次二氧化碳的碳元素溯源之旅。

人类为什么会排放二氧化碳呢?因为人类的能量是通过吸入氧气,氧化体内储藏的糖类来获得能量的。而糖是啥?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健身的小伙伴笑而不语)。所以人类获取能量的核心反应是:

C+O2 —> CO2+能量

是不是看起来像烧煤?没错,人类能量获取方式本质上跟烧煤没区别。如果人类有直接消化煤炭获取能量的功能的话,碳中和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话再说回来。从上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里面的碳元素是来自于储藏在体内的糖类。那我们体内的糖类从哪里来呢?这还用说?当然是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啊!我们吃进去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可能被体内的加工厂加工成糖类储存,最终转化成人类所需的能量。

那么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它们的碳元素又来自哪里呢?人类是个杂食性动物,植物和动物都吃,上过小学的朋友都知道,植物的碳元素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动物体内的碳元素要么来自于植物,要么来自于其它动物。如果对所有动植物体内的碳元素进行溯源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最终都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所以兜了一圈,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本来就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事实上,地球上一直有一部分碳元素处于 空气—>植物—>动物—>空气的动态循环中。这个过程虽然存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但从宏观层面上,它们是个闭环,并未额外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以,处于大气与生物界之间循环中的碳元素,其排放与吸收都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

有了上面的结论我们还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木柴的燃烧和植物腐烂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纳入碳排放计算,动植物提炼出来的燃油、醇类也不纳入排放计算。

事实上,只要是生物界的碳元素,他们以任何形式变成的二氧化碳,我们都不纳入计算,因为他们本来就来自空气(但是甲烷要算,想想为什么)。而我们需要纳入碳排放计算的碳元素,其实都是来自于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本来是固定在地底的,如果我们把它们挖出来烧掉了,就额外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那么问题来了,化石能源和和生物质表面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但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它俩的界限开始模糊。

前面我提到,人不能通过啃煤炭获得能量,但煤制品却不一定,假如一哥们喝了假酒,这酒是煤化工生产出来的工业酒精。他这一口下去,就把化石能源届的碳元素带到了生物界。你说他这呼出来的二氧化碳该不该算碳排放呢?

还有一种微生物,它吃进去一氧化碳,拉出来乙醇,按理说这生物的排泄物不就是生物质嘛,拿它当燃料不算碳排放,但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往往都来自化石燃料,你说它这是算还是不算呢?

我们再进一步,生物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什么不纳入计算?是因为他们的碳元素本来都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那么有没有可能,不靠生物圈,直接通过人类技术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料呢?这样就可以人造一个闭环的碳循环机制,燃烧这些燃料也可以不算碳排放。这个问题不光我们在问,火星王子马斯克也在问。

事实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已经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说理论上人类已经造出了这个闭环。甲醇能不能用来开火箭我不知道,但是开车是没问题的,在这个方面国内的吉利汽车已经进行了商业化并推出了相应的车型。

但是,抛开这个制甲醇的原料氢是绿蓝灰氢中的哪一种不说,这个二氧化碳的来源还是有讲究的,如果直接是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那么碳元素的循环可以说跟生物圈是一致,我们可以说其是碳中性的。

但如果二氧化碳是来自化石燃料排放后产生的尾气的话,从碳元素溯源的角度来看它还是来自化石燃料,这个排放是算还是不算?

不知不觉,我们从人类呼吸的二氧化碳算不算碳排放出发,在自然界和人造碳循环中碳排放的核算问题走了很远。事实上,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种黑科技造出来的能源可能让我们无法分辨其究竟是否为低碳或者零碳。而这些黑科技能源是否判定为低碳可能会成为决定某一个产业生死的关键。

所以,还是早点确定的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栏目排行
  1. PhotonPay光子易重磅上线SHEI
  2. PhotonPay光子易重磅上线SHEI
  3. 广域铭岛推动新能源电池制造行业创新蝶变
  4. 杉杉商业集团董事长郑学明被控涉嫌伪证罪,
  5. 2024国企改革创新交流会:发展新质生产
  6. 北京奔驰启动零碳综合创新示范项目,新质赋
  7. 北京人寿坚守“保险+康养”双轮驱动战略
  8. 工行北京安华支行走进社区开展敬老助老系列
  9. 微笑如清风拂面,服务若河泽万物 ——工行
  10. 爱心救助,温暖守护 --工行北京花园北路
     栏目推荐
周大生腕美·莫奈花园&炽热梵高系列圣诞新品浪
周大生腕美·莫奈花园&炽热梵高系列圣诞新品浪
周大生腕美推出圣诞限定新品,陪伴度过温暖圣诞
“租赁经济”升温,人人租“以租代买”受青睐
时尚品牌们的 “必争之地”,秀场正在发生什么
新城控股集团台州黄岩吾悦广场吾悦福栗节:欢乐
新城控股集团台州黄岩吾悦广场吾悦福栗节年末福
新城控股义乌吾悦广场:周周有惊喜,跨年狂欢盛
周大生双旦腕美串珠艺术节“金”喜来临,暖冬黄
质跃未来,李锦记获ESG创新案例致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