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随时随地的可视电话、人脸识别可启动的机器人……这些曾在科幻大片里出现的场景,正在悄然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资讯及通讯科技在政府、企业、社会及日常生活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世界各地纷纷将资讯及通讯科技纳入为城市发展和管理的核心考量。美国IBM于2008年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探讨如何优化城市功能,推动“人才为本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素质,智慧城市亦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香港是全球最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之一,11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居住了700多万的人口,智慧城市为这座“东方之珠”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香港特区政府于2017年首份发表《香港智慧城市蓝图》,目标是将香港建设成世界级智慧城市,在“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经济”六个范畴下提出76项措施。 “政府在几个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角色,在统筹方面提供资源,做模范做示范,还有推动香港数码化的基础建设等也做了很多功夫。”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副总监黄志光表示。 短短三年后,2020年12月,特区政府公布了《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提出超过130项措施,继续优化和扩大现行城市管理工作和服务。此次蓝图中亦加入了不少防疫抗疫的元素,如支援家居检疫的“居安抗疫”系统、推出“安心出行”感染风险通知流动应用程式、开发“健康码”以便可有序恢复香港与内地和澳门的跨境往来等。 事实上,新冠疫情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黄志光坦言,疫情初期,特区政府要处理大量的回港市民家居隔离安排,“最高峰期是每天6万多人,从英美等高风险的地方回来。我们就一些应用的创新科技,跟大学、科创公司合作,跟一些科研机构合作,提供了电子手环,在保障市民隐私的前提之下,可以有效的管理这些隔离人士。” 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进入2021年,城市竞速迈进“智慧城市”赛道,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全新发力点。 “香港融入大湾区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时间和速度的问题,互联互通是必然发生的,很多智慧城市的创新应用可以共同推动,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黄志光直言。 香港虽然有数所全球知名高校,但一直以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仍存在瓶颈,“香港科研机构的眼光不能只盯着香港,需要跳出香港视角,充分利用大湾区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艾睿电子亚太区元器件业务总裁余敏宏表示,“香港的科研必须融入大湾区,因为产业中下游集中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可以充分运用这些优势。” 为此,艾睿电子携手香港科技园公司推出大湾区“共同培育(Co-incubation)计划”,支援初创企业拓展大湾区市场,同时为年轻创科人才创造就业机会。据了解,在该共同培育计划下,科技园公司与艾睿电子将在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的XbotPark机器人部落设立崭新的技术应用工作间(Open Lab),与现有设于香港科学园的Open Lab相辅相成。 该计划为本地及海外初创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及测试产品的空间,以把握区内的巨大拓展机遇。Open Lab最先进的工程设备和测试模型将协助企业加速提升其技术水平,而初创企业将接受一系列的实践培训,课程涵盖微电子、感应技术、网络连接、边缘运算平台、物联网设备等主题。 据了解,目前香港有15万独居老人,人口加速老化对于城市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显示,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预计在未来20年增加接近一倍,将由2019年的132万人飙升至2039年的252万人,占总人口33.3%;同时,长者人口超过250万人的情况将至少维持30年。 人口老化亦为初创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香港本地初创公司德柯斯科技以自研AI传感和环境计算技术建立对人反应灵敏的智慧生活和城市方案,公司研发的Ambient 16袖珍型智能传感器每10秒收集生活数据,AI感测老人睡眠、如厕和看电视等事件,报告生活状况,分析活力、健康和生活变化,使家人、照顾者和社会更紧密联系和了解长者需要。 德柯斯科技行政总裁陈逸超补充,“我们分析出的长者日常生活活动结合其他大健康数据(如心跳、血糖),可预警长者和其照顾者采取预防措施,令内地近1.2亿独居和空巢老人更能居家安老而不缺照顾,减轻社会医疗系统负担。”德柯斯科技现已于酒店及洗手间等注重隐私的场境测试传感器,并将于2022年在广州设立内地总部,利用智能传感技术解决行业的痛点。 数据开放、互联互通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深水区,城市智能体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形态,需要聚焦城市核心痛点,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以城市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体验感为目标,进行横向打通、流程再造。 在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香港代表处市场及传讯主管黄家恒看来,“相对比较传统的基础设施,以及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香港在大湾区以及全球所有城市中都是处于前列的。同时,香港本身可以提供非常多元化的场景,对我们这种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带来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如何再进一步把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好,让更多的用户认可,让我们更好准备去到海外市场。” 香港亦成为华为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跳板”。据华为最新披露,目前,华为已经为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座城市提供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很多内地的项目里面都看到发展智慧城市的一个条件,就是开放共赢的生态环境。因为智慧城市里会涉及到非常广的范围,也是深入到每个市民的一些生活场景,从我们经验来看,很难有一家公司能够把所有这些场景,同时能覆盖也能做得好的。”黄家恒表示。 数据被公认为智慧城市的血液,数据开放及互联互通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区政府2018年将开放数据纳入“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发展计划,在“资料一线通”网站开放各部门的数据,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表示,计划推出至今近3年,网站新增了1300多项数据集,深受市民和企业欢迎。 然而,业界人士指出,尽管特区政府近年在开放数据上有很大进步,但不少数据质素参差、格式并不统一,虽然当局有提供应用程式介面(API),但业界需要进行资料清洗(data cleaning)才可使用那些官方资讯。 黄家恒坦言,数据开放在很多地方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而且是跟城市发展的过程有关,“由于香港各行各业的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引入不同的一些数据的技术,所以比较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数据做好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胡玮则指出,尽管大湾区已经具备相当的技术基础,但如何实现城市内、城市间包括文化、环境、产业和行政等方面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依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城市群的发展壮大也引发诸多‘城市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极大推动了城市治理转型,并作为新兴政府治理工具改变了传统管理思维模式。”他表示。 平安智慧政企经济超脑团队打造的智慧经济分析一体化平台,融合AI技术和行业数据,辅助深圳、惠州、中山、潮州等地开展城市经济产业分析、智慧招商、营商环境等,实现对经济发展的精准调控和精准决策。平安智慧城企智慧监管团队还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打造了“食品安全管理一体化平台”,将食安问题追溯从3天缩至1分钟,餐饮企业巡查效率提升7倍,降低餐饮企业因食品安全风险引起的损失50%。 下个十年最大“风口” 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的全球都市人口将超过全球人口的70%,有29个超过千万人的巨型城市(Megacity)。 由于都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带来林林总总如交通、安全、垃圾处理及医疗等“城市病”。但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发展亦可带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产业重整与经济发展,根据世界银行估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实际应用程度达到85%时,经济效益可增加至投入的2-2.5倍。 在一奇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谭秉忠看来,智慧城市无疑是未来数年内的“宝藏”,“今天的城市互联网很像1997-1998年看的第一代互联网,我觉得这绝对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最大的一个机会。智慧城市最大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同时影响政府、企业、个人,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集成过程。整个城市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正在改变,所以我们看到的机会是无限大的。” 作为阿里巴巴的首批投资人之一,谭秉忠在过去十余年里曾先后投资了亚信科技、软通动力、药明康德(603259)等明星公司。在他看来,未来智慧城市的投资版图需要包括智慧能源(600869)、算力、城市管理、智慧楼宇这四大主要板块。 谭秉忠指出,数字化已是全球趋势,正在改变所有行业的面貌。中国正朝着城市全数字化经济迈进,并正计划实施向“新基建”相关基础设施投资5万亿美元,这涉及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技术等。中国有1000个城市正在升级到“智慧城市3.0”,城市将成为未来创新的新平台,“未来二十年,工业数字化、内需消费和新型城镇化将极大地改变中国。这是我们目睹的最大的‘新兴市场’机会。” 为了捕捉这个空前的投资机遇,谭秉忠已经提前准备充足的“弹药”。今年第一季度,一奇集团完成A轮1.31亿美元融资。由于投资者需求强劲,本轮融资规模远超原先设定的8000万美元目标,成为亚洲城市科技领域规模最大的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PLC和一些知名的科技家族办公室,如阿里巴巴第一任COO关明生的家族办公室等。 (作者:朱丽娜 编辑:李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