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产经 外汇 理财 原油 股票 期货 现货 基金 保险 银行 科技 教育 健康 公益 数码 商讯 图片新闻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正文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将长期并存
2022-09-20       来源:第一财经网      编辑:yezi      
现在汽车的普及程度,都是能够看得到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一辆小汽车。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工业刚刚发展的时候,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可是汽车整车制造的附属产业。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汽车工业格局上发生了变化,全球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开始独立化的生产,为了能够更好的优化资源的配置,根据专业来进行分工,国际上大型汽车整车制造商,慢慢的从传统纵向经营开始往精简机构和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

 

 

在大型的汽车集团推动之下,汽车的零部件行业中的众多企业开始从汽车整车制造商中分离,出来慢慢的脱离整车厂商,迈向了专业化和独立化的发展。现在全球经济化以及产业分工专业化,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工业之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突出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介入。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可以说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国家会长期重点支持行业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可以说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基础,当然也是能够受到国家长期重点支持的一个产业。如今我国的政府已经是出台了多项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打破车载芯片以及车用传感器等这些先进的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和高端制造装备产业链短板,培育出来更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以便能够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2、技术发展已成趋势,如何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现在全球是处于疫情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加大自己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寻求和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通过跨界的合作以及融合创新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3、产业整合重组的进程加快不少

 

 

一个产业的单独发展自然是和多个企业共同发展是不一样的,现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速度变慢了,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有很多的企业进入了市场上的新领域,形成了具有规模的效应,这样在运作成本方面也能够降低,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谋求转型发展。国内的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了并购,投资建厂以及合资等各种方式,加快在国内外的战略布局,能够提升国际化水平,以便能够打造全球的一流企业。

 

 

4、汽车零部件后市场发展较快,汽车再制造产业很可能成为新蓝海自十四五期间以后,我国的汽车后市场领域推出了很多的配套支撑政策,围绕着透明化、规范化以及开放化的政治思路和方向,引导整个行业产业进行公平有序的创新发展。汽车在制造行业很有可能会成为新蓝海,2021年4月份的时候对再制造企业规范条件、在制造生产管理、旧件回收管理以及再制造市场管理和再制造产品管理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明确了国家对于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务的要求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国家标准,规范了整个行业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制造专栏:http://www.soyouit.com/channels/AIM.html

 

 

5、汽车轻量化趋势,打开行业新的增长空间

 

 

现在国家重视节能减排,也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对于汽车电动化带来的延长续航里程需求推动下,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汽车轻量化。


 
     栏目排行
  1. 工行镇江丹阳支行营业室延伸服务进企业 上
  2. 卡巴斯基引领行业智慧,探讨金融网络安全新
  3. 盛源鑫专注技术创新,赋能智能电气产业发展
  4. 赛力斯营收飙升超3倍 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达
  5. 盾安钱包正式上线,以军工级安全技术应对数
  6. 赛力斯2024年盈利59.46亿元 问界
  7. 赛力斯2024年报:现金分红20.84亿
  8. 王府井华润大厦支行深入大雅宝社区开展“3
  9. 黄达业教授与武大、川大以及重大等高校携手
  10. 固废科学家!康恒环境再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
     栏目推荐
解密福布斯选择标准:为什么是孙宇晨?——从云
电车小镇多元场景化展示,小刀电动车2025天
万象生·和与共 这场高质量论坛传达了重要的信
工行镇江丹阳支行扎实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
恩捷李晓明:多维度发力,逐鹿新能源材料领域新
恩捷李晓明:多维度发力,逐鹿新能源材料领域新
恩捷李晓明:湖南恩捷亮相高峰论坛,展现固态电
JJ 斗地主:以禁止赌博为原则,打造纯净游戏
苏州稻香村牡丹鲜花饼焕新上市 颜值、口味全面
深圳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大米创投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