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乡村财政乱象还需制度来给力
一些地方的镇财政所(少数地方成为财经所)、村委会近期屡屡曝出腐败现象。与侵吞国家上千万元、上亿元的巨贪相比,乡镇干部、村干部的权力看起来“微不足道”。然而,小小“芝麻官儿”一旦伸出黑手刮百姓油水,占政策红利,其手段之黑,下手之狠,令人侧目。(12月25日,中国新闻网)
据了解,此前保管的湖北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财经所仅仅是购买土特产和水果,一个镇财经所4年累计开支百万多元,如都照此办理,一个县、一个市的招待费支出又将如何?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乡镇机关和村级组织财务乱象频现,此案并非个例。
的确,“小官”虽然“官小”,但多在要害部位,且多数任着部门“一把手”,“官小”权力却大。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单位说一不二,俨然是“土皇帝”;有的单位内部集体贪腐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有的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考核检查,只是“走过场”……通过“欺下瞒上”的手段,掌握着实权的“小官”们轻松躲避了监管,再通过积累式的贪腐,从小贪小腐变成了巨贪巨腐。
显然,“四风”是顽疾,必须出重拳才能遏止。各级纪委处理了许多违反“八项禁令”的案件并将之曝光,这确实对相当多的干部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各级各部门更需从制度上下大功夫,以便让“八项禁令”更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让那些拥护“八项禁令”的好干部能踏踏实实地干工作。
的确,党中央的一条条“禁令”为反腐筑起了一层又一层制度的防火墙,只是,要想彻底贯彻好、执行好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还需各级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同时,各级党员干部应该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自觉遵守中央“禁令”,进而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笔者认为,要彻底根治乡村财政乱象,还需落实好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只有优良的党风、政风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体现出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