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这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与以往简洁、理性、生硬的报告体相比,这样的表述添了许多情感的注入、多了几分充满个人风格的抒怀。
对于新一届中央政府而言,面对一个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需要的决策意志和执行智慧可以说前所未有。在经济层面,从追求增长速度的单一标准,转向了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双重标准,要想完成任务,其难度几乎也是呈几何级数地增长。7%的增长速度目标,很多人都预料到了,但同样,很多人对能否完成抱有怀疑。
小微“大时代”
李克强总理给出的执行方案,除了传统的投资、消费等手段外,还专辟章节,提出打造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时代。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每每走到困难的关口,通过制度变革,提升民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释放民间活力,总会被视为最重要的法宝。如今,又一次走到了这样的时刻,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我革命,又恰逢互联网这一平民工具的日益成熟,一个中国经济新时代的影子已经依稀可见。
过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到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一定都会诞生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企业,他们的行为方式或许会与现行制度有冲突,他们的理念或许还不会被大部分人熟悉和理解。但他们中间那些佼佼者,如果有能力最终穿越这些冲突和怀疑,终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屹立于世界。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就是一个怀抱如此理想的企业家,9年前,从华尔街归来,他在北京创办了宜信公司。作为一家金融企业,他致力要服务的对象即使到今天看起来也是如此奇怪:城市里底层的白领工薪阶层、农村里做小生意的农民、不名一文的大学生还有不招银行待见的小微企业主。
唐宁当初设定的这个群体,几乎就是今天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大众”占最大比重的主体。唐宁将这些传统金融机构视野之外的群体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定位为“高成长人群”,在他的眼中,这些人没有钱,却数量众多,有改变命运的极大热情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高于社会平均水准的信用。因此,完全值得为之提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并完全有可能藉此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
如今,唐宁身上的标签在金融界内已为人们所熟知:曾经的华尔街银行家、天使投资人、中国普惠金融实践者、小微信用价值发现者、互联网金融标志性人物等等。
他所创办的宜信公司,也在舆论的高关注度中,不断地脚踏实地默默前行,成长为一家规模庞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天使变“天使”
离开北京大学数学系后,唐宁早年就在华尔街DLJ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这样的工作履历,让唐宁对美国那种信用体系、信用环境,以及跟个人信用相关的一些商业模式等有了深入了解。后来,与当时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的认识,又让他对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产生了浓厚兴趣。
唐宁回国后创办的宜信公司,也正是从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借款开始的。
当时在中关村一带,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需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然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八千到一万元的培训费,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社会资源贫乏的大学生们往往借款无门,银行更不会提供这样的服务。
唐宁就做了一件当时没人敢想的事情,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借给这些学生。后来他们都还款了,没有一个违约,他的收益也很好,也就是宜信宝最早的雏形。现在也可以做到9%—11%这样的一个收益。而正是这件事,坚定了唐宁做普惠金融的决心和信心。
过去的十多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一方面,中国社会财富保有总量已经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越来越多人拥有大量闲散资金;另一方面,更多的怀抱梦想、创意无限的年轻人越来越被挤压到社会资源分配结构的底层,改变命运的机遇少了很多,难度大了很多。
于是,源于美国纽约的天使投资这一财富分配玩法在中国遍地开花。作为个人的唐宁和作为机构的宜信,也是这一潮流中的一员,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的都算是“天使投资人”角色。
但是,在对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唐宁和宜信却显得颇为另类。
随着后来千万美元级战略投资的进入,唐宁得以把宜信的生意做得更大,其人员规模到如今已有4万多。服务对象也从当初的学生群体扩大到兼职创业的小白领、农户和小微企业主等,“这就是宜信现在所服务的最主要的四个群体”,据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吕海燕介绍,他们的借款额度平均在5万元左右。
对于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4个群体都算不上优质客户,甚至根本进入不了服务的视野。“在借款人的这个市场我们是主要负责没有信用记录的这群人,在中国有几亿人。”吕海燕说,这是宜信最早的商业模式,也是唐宁进入这样一个生意的基础原因。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越来越多的大众富裕阶层,他们除了银行之外,没有多少投资渠道可言,这个群体大概有1400万,宜信9年来服务了其中10万多人。
群众的“成长”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财富的流动和再分配从来都是一个跟财富创造同等重要的问题,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财富创造基本已经走上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路径。但社会财富的流动和再分配却依旧缺乏合理高效的规则。
也正是如此,金融行业的微小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度前所未有,“克强互联网金融”甚至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一大概念板块;一粒芝麻豆的出现,引发了蚂蚁金服500亿美金估值的猜想;阿里、京东等都开始了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庞大布局。
面对风起云涌的变局,作为这一领域最早的参与者,唐宁的理想却从未改变——做“小微”的天使,致力于将宜信打造成小微群体发展的驱动器。
至于用什么手段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唐宁看来,没有什么模式可言,众筹、大数据都可以是手段,做企业就是要解决某种问题,宜信要解决的就是小微群体的融资问题和大众富裕阶层的综合财富管理问题。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这是美国梦最根本的基础。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人们同样需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生活、改变命运。为了这个梦想,我们需要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站在社会角度,给“公司”下的定义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对于企业的目的,惟一正确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只有满足消费者的种种愿望和需求,社会才会把财富资源交给企业,企业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十多亿人追求美好生活所生发出的动力,塑造了这个生机勃勃的“中国时代”。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赶上这个不寻常的时代,寻找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坚定地去满足他们,谁都有可能去创造一个伟大的未来。唐宁和他的宜信,会是其中之一吗?(贺 新)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第一财经网”或者“www.1-en.com.cn”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均属第一财经网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第一财经网”;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如需投稿请联系编辑,邮箱:redhop200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