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可能不会感受到户籍制度的差异和差异背后的焦虑,也很难理解内地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在香港只有居民与永久居民的差异,不会因为出生地不同而被制度性歧视,仅仅只是居住年限的差异而已,并没有身份和公共福利的太多差异,但在中国内地不同,出生地决定了很多差异,直接导致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诸多差异,户籍成为名正言顺排他性、歧视性的工具,有时甚至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比如内地居民要来香港旅游,必须要回户口原籍去办理港澳通行证,通行证上的“个签”与“团签”也是由出生地和户籍来决定的,个签是免费过关,但团签必须要交一笔“过关费”、被撮合成团过关。显然,门槛和差异往往就变成了人为寻租的工具,再比如中国在全国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理论上所有人都有权力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但由于户籍制度的排斥,使得外地户口必须要缴纳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赞助费”,否则就得打回原籍,外地户口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子女很难获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力,于是“买卖户口”就成了公安部门和个别人的一道生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也是中国户籍制度的弊病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