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倒!要节约用水,水可是一桶桶提来的。”8月8日正午时分,光着膀子的商南居民张本茹在自家的厨房掌勺炒菜,眼角余光瞥见妻子要倒洗菜水,他半怒半嗔地喝道。从小至今,这位30岁的陕西男人还是第一次遭遇缺水危机。
从今年6月开始,这个城区6多万人的小县城就已经感觉出了异样——自来水开始限时减压供应。此时商南县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县河水库日趋干涸,早已丧失了供水功能。
当月12日开始,政府开始组织车辆拉水,先从较近的清油河取水,拉了一个月,清油河干了。不得已,只能到更远的丹江拉水。
“整个流域都干了。近3年没有大的降雨,也没有形成地表径流,水库一直低库运行。”商南县水务局局长马金祥说。
干旱凶猛
丹江,被商南人誉为“母亲河”。自西向东横穿商南县中部,境内干线长度89.5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亿立方米。因为丹江,商南人骄傲地和首都北京联系在了一起。
发源于秦岭南麓的丹江,流经陕西、河南、湖北3省,在湖北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商南县因此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质、水源保障区。
然而,8月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横架在丹江支流荆家河上的试马水库只剩库底的一洼水了,水库底部四周随处可见捞出的死鱼。
承包了水库的养鱼人杨培新每天守在水库边,发愁得睡不着觉。“没办法,水库的水越来越少,鱼缺氧一冒头,不到半个小时就死掉了。”杨培新说。
两年前,老杨贷款18万元承包水库搞养殖,合同签了10年。如今,水库里时不时有鲢鱼冒头,但因为鲢鱼的个头太小,没法打捞,只能“等着老天开眼”。
来自商南县气象局的资料显示,从2013年8月到今年7月,商南县总降水量为517.8mm,比历年同期值偏少42%,是商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旱的年份。入夏以来,7月的降水量仅为55mm,持续高温天气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造成水源枯竭,旱情加剧。
商南县气象局局长吴顺琴说,近3年,商南县降水均偏少。2012年,商南降雨量为639.1mm;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降至539.4mm。
干旱已经严重威胁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试马镇的开源养殖场的6万只肉鸡早早就全部出笼了。“一个舍1万只鸡,每天要喝掉1吨多水,之前的那口井水量越来越少,根本不够用。”工作人员小朱告诉记者。
不得已,鸡场又新打了一口井,深10米,直径也比原先的大,达到1.5米。
而一墙之隔的韩可福家,还在苦苦支撑。5000只蛋鸡每天需水近1吨,那口老井“快见底了”。他的儿媳妇注意到,水质开始发生变化,“碱性大,井底的水泵都露出来了,估计过几天就干了”。
在县城新建的工业园区,所有的企业均接到通知,6月后,必须自行解决生产用水,不得使用自来水。目前一些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收到同样命令的,还有县城大大小小的洗车行。
干旱还重创了商南新兴的林业。商南县布局的油茶产业、板栗、核桃以及茶叶基地均不同程度遭受了影响。
始料不及
此次“五季连旱”,对鲜遇旱灾的商南来说,考验的不仅仅是抗旱救灾的能力,还有世道人心。
在网络上,不少人质疑商南县政府,“旱情早在去年冬季就出现了,为什么政府不能防患于未然,提早谋划?”
事实上,从去年冬季开始,县河水库就已丧失供水能力。商南县不得不从试马水库调水,从2013年12月16日开始至2014年5月22日,商南县城的饮用水均由试马水库提供。
杨培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因为汛期来临,县上检修水闸,今年5月底试马水库曾泄洪,水库的水排到了死水位。
这种说法得到了马金祥的证实。“到了汛期,不检修,安全得不到保障。谁也不能担保汛期不会来临,一旦出现(溃坝),库区两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谁来保障?这个险是不能冒的。”马金祥说。
马金祥补充说,“这是每年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过去每年4月份开始,便忙着防汛救灾,库区每年都要腾库。今年的旱灾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修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县河水库,经过几次加固扩容,库容达660万立方米,而商南县县城6万人口每年的耗水量在300万吨左右,正常年景,吃水完全有保障。” 马金祥进一步解释说。
但这一次商南县遇到了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88年一遇的大旱。由于近3年没有大的降雨,县河水库始终处于低库运行。
原本丰沛的雨季直到立秋也没有到来。因为这场“史上最难预料”的大旱,素来“冷门”的县气象局也成了焦点部门。“今年主汛期没有一次降雨过程,每次雨带不在这,我不知道 网陕西分网 落区也不在这,雷达显示商南上空没有降雨的云系,我们也盼望下一场透雨啊。”吴顺琴无奈地说。
这位女局长说,持续干旱,商洛境内的丹江水位势必下降。
8月7日正午时分,此起彼伏的知了声中,中国青年报记者赶到县河水库。站在大坝上,记者看到,库区的水呈暗黑色,水面上安静异常,库区上游两岸裸露的白色岩石印迹清晰可见。
连日来,中国青年报记者一连查看了商南县仅有的3座水库,县河水库、试马水库、捉马沟水库,情形均是一般,库底只剩“一洼之水”。
县河水库库容减小后,商南县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还曾采取清淤措施,目的在于扩大库容,希望在雨季蓄更多的水。但这一愿望落空了。
丹江沿线,成为此次商南县旱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在过风楼镇,60%以上的水井完全干涸,剩余水井也近死水位,多位村民的水井因为水位过低,水泵无法抽水。
“亡羊补牢”
这两日,整个陕西大部,由于一次强降雨过程,旱涝急转,局部甚至暴发洪灾,旱情也得了缓解。但这次旱情最为严重的商南县,唯独不见大的降雨。
“如果没有连续四五天,超过100mm的降水,形不成有效径流,商南的旱情仍得不到缓解。”吴顺琴说。
这意味着,商南县拉水吃的局面仍将持续。从6月12日开始,商南县政府组织车辆从丹江过风楼镇取水,目前运水车辆已达30辆,每天运水6000吨。为此,商南县每天需要负担20万元。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事实上,早有人提议商南县应该启动第二水源地建设。
通过勘查,商南县曾计划从清油河上游取水建厂,穿越莽岭,铺架管道。初步估算,项目投资需要9000多万元。这对于国家级贫困县商南来说,显然是一项大工程。
资料显示,2014年,商南县大口径财政收入仅有2.91亿元。
形势紧急。商南县正在酝酿从丹江紧急调水,因为商南县南低北高的地势,从丹江调水,需泵站提水加压,克服234米的地理落差。取水点选在过风楼镇郭家坪外的丹江河道,沿河岸边打大口井,输水管线全程约25公里。工程初步造价6000多万元。
不过,这一“亡羊补牢”的方案也有弊端。因为需要泵站加压,初步估算每吨水从丹江提到县城,成本将大大提高。要维持现有水价不变,县级财政就需提供补贴。
考虑到工程实施需要征地以及资金协调等一系列原因,多位受访的商南县政府人士对工程工期表示谨慎乐观。
但现实是,如果不实施水利工程,商南县守着丹江没水吃的尴尬局面还将持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5年时间,商南县县城人口从3万多人骤增至6万人,翻了近一倍。
这场始料不及的商南水荒暴露出一个重要问题:过去的水利设施和新型城镇化人口剧增之间形成了突出矛盾。有专家指出,不唯商南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在受水资源约束的中西部地区这一矛盾将日益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