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琼时期的石碌铁矿劳工
石碌铁路建设工程中的朝鲜劳工
正在从事砍伐作业的黎族劳工
系列报道之三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山
在日本,石碌铁矿被称为二战时期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最大的开发事业”。这一“开发事业”,涵盖水电站建设、矿山建设、港口建设与铁路建设等四大工程领域,无疑需要大量的拥有各种技术与能力的劳动力。石碌铁矿最多时动员的劳工总数高达4万5千人。如此众多的劳工究竟来自何处,他们的命运如何,海南大学金山教授以详实的研究,珍贵的影像,为我们揭开这段充满血泪的历史。——编者
据日方资料显示,石碌铁矿最多时劳工总数高达4万5千人。如此众多的劳工究竟来自何地,他们在这里遭受了怎样的待遇,其命运如何,这些都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
据此次收集的日方资料显示,日本军方以及作为“开发者”的日本窒素肥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本窒素”)在当初制定“开发”计划时,曾根据其在朝鲜半岛及中国东北地区的经验,制订了技术与资材从日本国内筹措, 诺基亚员工反思没落上班时间开淘宝店 舒服死的(图) 劳动力在当地征用的计划。然而,当时的海南岛人口总数不过二百多万,且有一部分生活在中部深山之中。要在本地解决如此众多的劳动力,几乎不可能。于是,日本窒素动用日本海军的力量,采取军事手段,从上海、香港等地强征了大量劳工,再加上在岛内征用的汉族、黎族劳工,以及少数从朝鲜半岛和台湾征用的劳工,解决劳动力的难题。
上海难民劳工惨死异乡
1941年9月,在石碌铁路建设工程吃紧,急需劳动力之际,日军从上海运来3千名劳工。然而,当这艘四千吨级的大型货船驶进了八所港时,从船上走下来的多半是弱不禁风,看起来像是“病人”一般的,完全称不上是“劳动力”的“劳工”。原来,迫于军方压力不得不承担此任的当地负责人,因难以招到正常劳工,为应付了事,强征了一批上海地区的难民送来充数。
原本就营养不良、羸弱不堪的难民们,在气候水土完全不同的热带海岛上,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从事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果可想而知。很快,因体力不支而累倒者接连出现。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上海劳工的近半数便已客死他乡。另有个别劳工,因实在无法忍受重体力劳动而寻机出逃,幸运地活了下来。不久,劳工中开始流行霍乱。至1945年战败,这批来自上海的劳工仅剩下区区300余人,留下了一部悲惨的劳工血泪史。
“香港苦力”人数超两万
在“开发”石碌铁矿的外地劳工中,数量最多的是被日本开发者统称为“香港苦力”的来自香港和广东的劳工。从时间节点上看,1942年2月至8月前来本岛的“香港苦力”主要来自香港九龙地区。之后来自广东的劳工数量全面超过香港劳工,成为石碌铁矿“开发”的重要力量。
由于有了此前上海劳工的教训,日本军方和日本窒素加强了对劳工的筛选,为此专门在香港设立了劳工招募事务所,制订了详细的招募计划和劳工待遇等条款。事务所由海南海军特务部直接管辖,具体事务由日本窒素负责担当。在海南海军特务部的要求之下,该事务所还为石原产业、三井仓库、台湾拓殖会社等承担海南岛其他“开发项目”的公司招募了部分劳工。事务所的招募对象,除专门从事体力劳动的“苦力”外,还包括各种技术人员以及护士等。
据事务所保存下来的资料看,从1942年2月到1943年7月,其招募的“香港苦力”共分三批前来海南岛,总数为人。
很遗憾,由于1943年7月之后,该事务所定期向海南海军特务部提交的报告书没能保存下来,使我们无从了解从1943年7月至最后一批劳工来岛的1944年末的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其所募集的香港劳工的确切人数。但毫无疑问,日本侵琼时期前来海南的“香港苦力”的总人数,应远多于2万人。
在海南岛炎热的气候条件和宿舍等各种设施均不健全的情况下,即便是身体强健的“香港苦力”也很难扛得住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死伤者日渐增多,逃跑者也不断出现。据当时在香港劳工招募事务所工作的中村政司回忆,他们不断接到劳工死去的消息,并为联系劳工遗属,商讨丧葬费支付等事而疲于奔命。
更为可悲的是,1945年1月石碌铁矿“建设工程”全面终止后,这些“香港苦力”却因没有船只而无法返回故乡。由于在岛内很难寻觅到合适的收容设施,其中的近1万名劳工,无奈之下又被征用到日军修建黄流航空基地、三亚基地等军事工程。日本投降后,这些可怜的香港劳工更是各自纷逃。除一部分人幸运逃回故乡之外,众多的“香港苦力”滞留海南岛,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终老他乡,其命运令人唏嘘。
强征海南岛劳工
累计十万人
为了解决石碌铁矿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由日本海军省、陆军省、外务省驻海南派出机构联合组成的海南三省联络会议于1941年12月29日,专门发布了《海南岛应急劳务对策纲要》(海南联络会议第296号文件)。《刚要》规定,上述各市县政府及治安维持会须在海南海军特务部总监的亲自指导下,实施劳务征用工作。各市县的征用指标为:海口市5百名;琼山县1千名;文昌县5百名;定安县4百名;澄迈县 6百名,合计3千名。《纲要》还规定,所征用的劳动者均为“义务劳动者”,不支付任何报酬。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有能力从事体力劳动的男子均在征用范围之内。义务劳动者的劳动期间,暂定为6个月,实施轮换制。然而,从日本窒素相关管理者的回忆可知,义务劳动者的实际轮换周期为3个月。被选中参加义务劳动的合格人选,均负有参加劳动的义务,违反者将根据保甲连坐处罚规则进行处罚。
更为令人发指的是,日军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还打起了流浪者和士兵的主意。《纲要》专门制订了“特殊对策”,规定由民众自卫军、治安部特警队、县市治安维持会、警察局等部门,负责搜寻北部一市四县管区内的无业游民及流浪者,强制其参加劳动。对于“文盲且具有劳动能力”的“投诚”士兵,可令其作为苦力从事义务劳动。可见,日军为了解决石碌铁矿开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据海南海军特务部北黎支部劳务主任冈崎四郎的记录,截至1943年10月,石碌铁矿在籍的海南劳工总数约为2万2千人,其中大约1万5千人为强制征用的汉族劳工。由于采取的是轮换制,若按每3个月一个周期计算,在整个石碌铁矿开发过程中,日军和“开发”公司强制征用的汉族劳工总数,应在10万人左右。
日军侵琼时期,海南黎族主要居住在地形复杂、生活条件艰苦的中部山区。侵琼日军与日本窒素的员工与黎族同胞的最初接触,发生在进山开展铁矿石调查之时。海南黎族赤足在荆棘中行走,仅凭一把勾刀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砍山开路、获取各种建筑材料的本领令日本人十分惊异。为此,他们通过提供布料、烟草、食品等宣抚物资的办法,吸引黎族同胞,强迫他们为调查队充当向导,修建宿舍、道路等。据日本窒素的员工回忆,“开发”公司入山之初的砍伐树木竹林、平整场地的工作,几乎都是由征用的黎族劳工完成的。在日本人看来,这些黎族劳工尽管数量较少,但他们在石碌铁矿建设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即使与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募集来的“香港苦力”相比,也绝不逊色。
据日本窒素方面的资料推断,1942年2月,石碌铁矿在籍的黎族劳工数约为1400人。海南海军特务部北黎支部劳务主任冈崎四郎的记录则显示,1943年10月在籍的黎族劳工总数已增加到6千多人。
除此之外,石碌铁矿还征用了部分来自朝鲜半岛和台湾的劳工。截至1942年2月,石碌铁矿在籍的朝鲜劳工数为113名,台湾劳工数为1322名。在铁矿开发整个过程中征用的朝鲜、台湾劳工总数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