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9日在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应约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进行非正式接触,并与东盟外长会面时阐述南海问题等立场。境外华文媒体引述专家分析认为,安倍政府必须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以及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做出实质努力,来缓解中日关系,方有可能实现首脑会面。而中国“魅力攻势”似乎比较充足。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报道称,王毅10日在与东盟外长会面时,中国魅力攻势似乎比较充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受访时说:“在中国和亚细安(东盟)的关系中,中国的持久优势在于经济。同时对大多数亚细安国家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要务,它们也需要通过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来发展自己的经济。”
台湾《联合报》报道指,中国与日本关系持续低迷,正在缅甸参与东盟外长会议的王毅,与岸田文雄非正式接触,这是日本自2012年9月将钓鱼岛“国有化”,两国关系出现裂痕以来,双方外长首次接触。
香港《商报》报道称,谈及中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说,中日关系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策影响,导致两国政治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严峻的时期”。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则认为,中日关系倒退是因钓鱼岛问题及日本政府对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侵略罪行,没有彻底反省和认真清理。
香港《文汇报》援引北京大学专家王新生观点指出,中日外长的接触是一个积极信号。目前中日关系确有改善迹象,“日本正在积极布局首脑会谈,而中国近期也需要多边环境的稳定。”
社科院日本所外交室主任吕耀东亦认为,任何国家都会通过地区的利益思考双边关系,中日双方积极会晤符合地区的整体发展。
对于中日领导人会谈可能性,王新生认为,会谈能否促成要看双方领导人的意愿和将来形势的发展,“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双方均需要有所克制,向改善的方向发展。”
香港《明报》文章引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冯玮称,如果两国在国民互信的问题上无法解决,外交上的矛盾和激化将难以和解。
台湾《旺报》11日评论指,中日关系不睦,连带影响到东亚地区局势,尤其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以及日本透过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再增加中日区域战略冲突的可能性。
但该文指出,中日对话关键仍在安倍是否拿出诚意,尤其在即将到来的终战纪念日上,安倍是否参拜靖国神社,势必成为观察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