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推动住宅产业化,王石主席本人都是亲力亲为,到现在已经超过12年。而住宅产业化像今天这样被业界关注,在我印象里大概也就是近三年的事情。这个过程实际上有很多艰辛,王石也说,在企业内部推住宅产业化的问题上有很多分歧,也没有那么多人有意愿、有动力做这件事情。”
7月27日,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毛大庆来到了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的中国(济南)住宅产业化发展大会现场,向业界和媒体坦承万科在住宅产业化之路上所遇到的艰辛,但是由于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现在万科已经开始分享住宅产业化所带来的“红利”。在毛大庆看来,当前房地产遭遇的困局不过是调控政策断奶期的“消化不良”,未来房地产最大的变革是如何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
万科的坚持
中国住房:从万科独舞到住宅产业化的春天,万科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轻松,但却为何如此坚持?
毛大庆:万科最早的标杆是以管理精细闻名的索尼作为学习的榜样,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也提到过像造照相机一样造房子。
当时王石看到索尼和丰田就曾想,如果住户购买了大量构件标准化生产的住房,那么房子的质量该有多好。所以,当时推动住宅产业化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房屋质量。刚开始呼应的人很少,王石自己表述他很孤独地走在前面,别说业界,就连员工内部还有分歧。从原来一个人的道路变成现在这么多的人往前走,并且上升到变成国家层面,可见坚持的重要性。
中国住房:中国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必然性有哪些?
毛大庆:发展产业化,有三个方面的必然性,这不是中国才有的,发达国家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因此,它是一种自然的、必然的建设方式。
第一,2012年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有效劳动力在当年就减少了340多万, 闵帅如愿以偿 奥神四将完成签约已随首钢训练 从此开始出现了劳动力人口的拐点时期,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国开始进入了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这也就意味着劳动力的水准和结构必须进行升级改造。
第二,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已经将环境问题逼到了必须进行改良的境地上。从能耗来讲,全建筑行业至少占了全社会的1/3,这其中,建设阶段的建筑能耗又占了建筑总能耗的1/2以上,这就意味着中国建筑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地步。
第三,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转换和应用上,建筑行业是非常薄弱的。在过去20年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中,中国房地产业用最落后、最传统的方式承接着全世界最大规模城镇化国家的建设量,可见在此过程中包含着多少浪费、污染和能耗,同时我们也错过了很多工业化发展的机会。今天,全社会工业化程度都在提升,惟独在建筑行业落后了很多。无论是建筑设计能力、建造方式,还是装备方式、运输方式、工人的产业化技能,我们在全世界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催生了住宅产业化不得不做。
红利初现
中国住房:历经多年的实践和积累,现在万科在住宅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
毛大庆:万科在2004年正式开启住宅产业化,成立了万科工厂化研究中心,开始PC构件的技术研究。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2005年,万科在东莞开始建设科研中心,落成第一座万科建筑实验楼。从2007年万科开始推广住宅产业化的施工应用,当年工业化项目开工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到2008年工业化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2009年工业化项目为120万平方米,到2012年万科新开工的住宅产业化面积突破280万平方米,占到全集团的20%左右。2013年,万科新开工的工业化住宅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2013年万科集团主流住宅基本实现了100%的全装修,这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宏观调控,包括行业的低谷阶段。当时大量企业面临利润率的衰减,因此原来很多做精装修的项目又退回到了毛坯房。那时,万科内部也经历过激烈的争论,当时王石十分坚定,要求万科坚决不能退出精装修的战线。还是2013年,万科集团装修房交付9.95万套,由此减少垃圾排放将近20万吨,相当于需要五层楼深、标准足球场大小的空间才能填满。大家可以想像,如果全国开发商能有一半的企业采用全装修交付房子的话,全社会总建筑垃圾可以减少到什么地步,这将对城市垃圾处理作出多么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行业能否让科技引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能否让科技成为主角,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和中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生机所在。
变革时代,中国必须突破传统的、依靠人山人海的农民工作业,告别简单粗放的生产模式,中国房地产业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