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除了大阅兵和蓝天,抗战胜利70周年,将70年的历史长河拉到眼前,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综合国力的强盛和经济实力的巨大变化。
当我们可以悠闲地打开家里的电视,点开一部部智能手机,同步收看高清的大阅兵直播,茶几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定制送货的精致小食和饮料,中午的家宴已经在高级饭店订好,心里开始默默计算到底今天自己的车是否会被限行时,我们也许早已忽略,仅仅是30年前,哪怕是15年前,我们的生活品质、收入水平,还远远不是如今这个水平,甚至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到历史维度,仅仅三代人, 70年中,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下数百倍,最直接的,恐怕就是腰包里的钱了。关于钱的故事,每一代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有惊心动魄的内容曲线。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法币
“钱多的数不过来的时候也有”,可那时候得背一袋子钱去买米。70多年前,国民党政府财政恶性通货膨胀期间,每年物价上升指数都超过通货增发指数,这已被西方经济教科书称为“野马奔腾式的通货膨胀”。看看当时法币的购买力,100元法币在1937年可买两头黄牛, 1939年买一头猪,1941年买一袋面粉,1945年买一条鱼,到了1947年买不到半盒火柴,1948年只能买三粒大米,物价的上涨简直是“天方夜谈”。法币的发行量由抗战胜利时的5万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有的造纸厂干脆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原料,比用其他纸成本还低。
金圆券
1948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的“币制改革”,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1元金圆券折合“法币”300万元。金圆券的发行初期,在没收法令的威胁下,大部分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众都服从政令,将积蓄的金银外币兑换成金圆券。然而,老百姓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10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24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100万元的大钞,各式买卖经常要以大捆钞票进行。5月,一石大米竟要4亿多金圆券。普通百姓拿到金圆券马上就兑换金银或抢购东西。抢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商店的店主、店员破天荒地说自己的商品质量不好,劝阻顾客别买,顾客哪管那么多,见什么买什么,有一苦力从货架上抓了几盒青霉素。店主吃了一惊,问他是否知道青霉素的用途,苦力回答说:“管他娘的,反正它比钞票值钱。”
到了建国初期,通货膨胀是依旧十分严重。因为通货膨胀,物价持续大幅度上涨,人民币币值狂贬,购买力急剧下降。对此,当时陈云计算过,自人民币发行以来,到1950年初,共发行4万1千亿元。依据当时的物价计算,相当于214亿斤小米。但因为贬值,1年后只值49亿斤小米,换句话说,在通货膨胀及货币贬值中,中国老百姓总共损失了165亿斤小米。建国只有一年就损失这么多货币价值,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建国后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诞生在在1948年12月1日。由于当时华北已解放,第一套人民币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发行了一小部分。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从壹圆券开始,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最大面值高达伍万圆。
这里不得不提到最近的一个小故事,今年8月,一位来自昆明的80多岁徐老太,就因为第一套人民币的存单问题,和银行还闹了点小误会。徐老太1953年到银行存入5万元钱,现在想把钱取出来,却被告知,当时存入的是第一套人民币,5万元只相当于后来的5元钱,所以到现在连本带息只能兑20多元。银行人员解释说,当时的银行利息非常低,一年期大约只有一两厘的利息,外加通货膨胀及货币价值的更迭,现在只能兑付最多不到50元。
无独有偶,此前有过报道,成都市民汤杨婆婆在1977年存了400元钱,33年后银行连本带息只付给了杨婆婆895元钱,要知道那时的人均存款只有30元,1977年,大米价格为1角4分2厘/斤,猪肉价格为7角/斤。如果有票的话,400元当时可买到大米2816斤,或者571斤猪肉。相比现在,购买力相差十分悬殊。
国库券
有银行的产品经理认为汤婆婆错过了很多投资机会。比如1981年中国首次发行了国库券,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股票,之后外汇、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黄金、时至今日的互联网金融等理财工具也随之推出。任何一项投资工具的收益都比1977年的一年期定期高。那么,如果在这33年中,适时将400元取出来投资,收益将如何呢?
以3%的通胀率计算,24年后手里的货币将贬值一半,但国内前几年的通胀率都超过了3%,所以感觉到货币的贬值速度更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如何有效应对货币的贬值和如何挣到更多的钱同等重要。
今天的中国无疑是历史上最好的中国,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百姓的财富也大大增加。而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从过去的洋行,到之后的银行存款、国债,再到现在的保险、股票、基金、黄金、期货等,普通人的理财渠道也越来越丰富。想象一下抗战年代乃至建国初期的经济情景及通胀情况,今天的避险工具和增值渠道远远不一样了。互联网金融开闸之后,有更多符合要求的理财产品不断丰富起来,我们抵抗风险和通胀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有优势。
如果一个用户希望在扣除3%的平均通胀率之后,依然能够稳定地获得6~8%左右的实际年收益率,他们现在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到多样的理财产品,例如像人人贷等网络借贷平台提供的几款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都能稳妥地保持8%~10%的年收益率,而且相对安全。仔细来算一下的话,假如手里有10万元可以用来投资,以人人贷“U计划”1年期收益10%的产品为例,投资5年的收益是16.41万元,投资20年,就会达到73.52万元,增长了7倍。试想如果抗战当年有如此发达的理财产品和技术保障,普通百姓的财富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增值。
事实上以当下的情况,特别是央行打开降息通道之后,很多投资品种的收益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股市就不用说了,一些固定的收益类产品,如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国债、货币基金都持续的受到了影响,这时候,想要战胜“货币贬值的速度”就需要选择一个受干扰小而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理财正是这样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