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弱势群体”,半年前建行行长张建国的发言引起全场的哄堂大笑。但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受经济形势转变、市场准入放松、金融互联网化转变、不良贷款增加等因素影响,金融业也随之告别高速发展和高利润的传统时代。
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给金融业“互联网+”释放了积极信号,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元素,成为金融行业创新转型、维持增长的新兴动力。尤其是已经成为引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变革主力军的云计算,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认识到只有与云计算结合,才能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和创新,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存储、高并发业务处理等能力,云计算在金融行业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银行业绩乏力 规模化增长难以维系
日前,国内多家上市银行公布财报,透露了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从增速看,银行业绩增长略显乏力。据京华时报统计,16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净利润增速个位数增长,其中五大行净利润增速更是徘徊在1%上下,近乎零增长。
半年前被视为笑话的“弱势群体”说,竟一语成谶。
以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拨备前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速为8.4%,而在计提了872亿元拨备后,同比增速降至0.7%。股份制银行同样如此,中信银行计提了将近一半利润的拨备之后,增速也下滑至2.51%。
计提拨备,就是从利润中划拨出一笔资金,为银行可能出现的呆账、坏账做出风险准备。事实上,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社会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银行业自然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从而加大拨备覆盖利率,商业银行审慎、稳健经营的理念得以体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利润的减少意味着银行业以往以规模促增长的做法难以维系。“当前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再走规模增长的老路已经没有空间了。”建行董事长王洪章表示。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传统金融业盈利方式的转变,金融业自身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如交通银行推出远程理财服务,方正等证券企业网上销售投资理财产品,但这些初级互联网化的尝试还没有被用户广泛接受,“互联网+金融”依然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化转型 金融云成IT系统首选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是金融转型的首要任务,但简单引入互联网环境或者技术,只是金融互联网的范畴。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业务,单单引入互联网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让金融与互联网数据能够有效结合,有了互联网数据才会有互联网金融的“去标准化”、“去封闭化”的创新业务。
大数据的积累,金融业务上云,都有赖于云计算的支撑。事实上,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对云计算技术、业务以及战略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中桥国际对金融行业的调研结果表明:15.5%的金融企业已经有部分业务部署于云计算上,接近4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上云”。
但与此同时,金融行业选择IT基础设施非常谨慎,43.1%的被受访企业首先考虑云计算能否做到安全稳定。首先,金融行业普遍对信息安全以及隐私的保护是非常重视;其次,金融行业是一个高度监管的行业,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政策法规非常多,除了企业自身,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也对金融行业有很多要求。
因此,仅仅是传统的IT企业或者是单纯的云计算平台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能够为金融行业提出一个完善的——包括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可用性等特性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才能充分应对各种金融业务的挑战,帮助金融行业真正实现互联网化创新。
目前的"金融云"市场,主要出现了两个发展方向,一种是以往从事金融服务的传统或IT企业,开始利用云的手段改造传统业务,实现自身的"互联网化"转型;另一种是互联网云计算企业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地向金融行业拓展。可以说,当下这两个方向,由于云计算的技术门槛,“原生”的云计算企业的优势相较其他企业更具优势,譬如UCloud提供的混合云架构,就可以让银行将公有云、私有云与自有数据中心结合,打造兼具弹性、安全、开放、可用的混合IT架构。
从前到后、从外到内、从小到大……金融业上云的好处,表面上看是借助云平台弹性计算的能力,节省了服务器等硬件资源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和IT运维人员的投入费用。而实质上,这是一次深刻的业务变革。上云后的业务系统,不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里。互联网上的各种云服务资源,可以更加方便的加以整合和利用。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将高成本、非核心的外围系统或者同质化的基础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实现业务外包,使自己专注于核心金融业务持续创新以及运营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