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体劳动力市场较为宽松的情况下,重点群体的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刚刚结束不久的“最难就业季”就让不少人心有余悸,数据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人,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为了增加找工作的“命中率”,不少毕业生加入了“海投”行列,广投简历甚至逢网必投。然而,多投一份简历,就真的可能多一种选择么?
广撒网未必能捕到好“鱼”
为了增加求职机会,不少应届毕业生都会选择“广撒网”的方式,看到有岗位就立刻投递简历,却对岗位要求、企业情况等一无所知,有少部分应届生出现了根本不记得自己申请了哪些企业和职位的情况。
来自某211高校经济学系的小鱼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我知道就业不能将就,但是当周围的同学都找到工作的时候,我真的无法再冷静选择和等待,只能将简历广撒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这种方式确实有效,她拿到了一家互联网销售的offer,匆忙结束了这一场“闹剧”,尽管这是她从未考虑过的职位。
然而当她反思那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她也承认,这样的方式已经消磨了求职热情,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求职目标,最重要的是无法将每一份简历都做到尽善尽美,“其实有经验的HR往往一眼看出你这个简历是不是认真针对他们公司做的,只是我当时真的没有时间去改了。我想的是先就业,再慢慢择业。”
然而工作三个月后,她打消了这一想法,专业的不对口让她度日如年,毫无热情。目前她决定辞职继续寻找工作,“海投真的是最坏的选择,这一次绝对慢慢寻找,不会再让自己将就了”。
为什么很多毕业生选择“将就”
从某求职网站搜集的数据来看,虽然每年毕业生就业人数一直在上涨,但是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储备也在增加,而专业对口、期望薪资等因素与自身能力的不匹配才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
“挑剔”的择业观与不明确的自我定位形成了矛盾,导致了不少大学生盲目“海投”,希望自己就是那块能被HR慧眼发现的璞玉。然而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稀缺价值高的需求,供给总量的满意导致了企业需求方的要求不断提高,一部分大学生从中被市场竞争淘汰而不自知,周围的环境也影响了自身的判断能力,最后只得无奈选择一个职位将就。
一纸本科毕业证书的价值越来越有限,有志于金融方向的毕业生们更加需要另辟蹊径去使自我增值,这样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现在脱颖而出。
金融雏鹰大赛带你远离盲目海投
应届生的盲目“海投”同时也给HR们挑选简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据了解,大部分HR除了会通过学历筛选来淘汰应聘者,也会更多关注应聘者的实习经历、个人能力等因素,一份好的实习、一项有用的专业技能绝对秒杀GPA、学校活动、学生工作这些条目。
为了帮助应届生解决就业压力,同时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储备一支坚强的后备人才队伍,2015金融雏鹰主题活动现已开始接受报名,旨在建立一个帮助海内外青年人才实现中国金融梦想的公益性平台。
据了解,本次活动与沪上200度家金融企业合作,通过打通最短校招通道帮助学生远离海投,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岗位和多远的竞争机制。参赛者可通过“上海金融人才网”微信订阅号进行预报名,完善简历即为报名成功。或者直接登录“上海金融人才网”(http://chuying2015.shfhr.com)2015金融雏鹰培育主题活动网页进行注册报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