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同济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环境)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国内环保和污水处理领域的知名企业,同济环境致力成为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投资运营商和环境治理服务商。公司主导产品为覆盖污水处理全生命周期的“工艺+装备+服务”综合解决方案。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45%和22.55%,稳居行业前列。

深耕水务科技核心技术,打造行业内综合解决方案标杆
同济环境成立于1986年,由上交所上市公司投资控股,是国内水厂污水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集污水处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与智慧运营于一体,业务范围涵盖水务投资运营、环保装备产品、专业环保药剂、工业环境治理、有机质资源化、智慧数字管理及环保全过程咨询等方向,已发展成为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企业。

自创立以来,同济环境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依托同济大学在学科体系、人才储备、技术研发及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构建起涵盖科研技术、投资运营、工艺设计、工程建设及产品装备的全链条环保科技体系。公司积极参与制定《活性焦吸附法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核心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全国二十余个重点项目,多个标杆案例展现出强大的技术适配能力与工程实施水平,公司荣登2024年度“上海高价值专利运营百强”榜单。
在科研力量建设方面,同济环境拥有一支高素质研发团队,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共14人,技术成果屡获权威认可。其中,《大型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技术与工程示范》和《污泥深度减量与有机质高效利用技术及示范》分别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低碳型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二等奖,公司还承担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进一步夯实了在行业内的科研领先地位。
围绕技术自主可控,同济环境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取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0项、发明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知识产权成果覆盖市政污水处理、有机质资源化、生态环境治理、工业污染治理、环保装备及专业环保药剂等多个关键应用领域。依托技术实力与持续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杨浦区科技小巨人企业、杨浦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大体系认证,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同济环境重点聚焦两段式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创新构建双级生物反应体系、优化菌群富集工艺及智能控制模块,显著提升了反硝化除磷脱氮效率,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其次,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500吨/日污泥处理项目,消耗降低40%、氨氮去除率突破95%,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类工艺的国家,有效填补了国内在低碳高效脱氮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工业废水处理及污泥资源化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脱氮技术成功突破国外技术长期壁垒,自主设计制造的核心装备有效打破对进口依赖,推动了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夯实了行业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得益于强大的工程交付能力,同济环境近年来的经营规模稳步增长。现已在广东、陕西、河北、江苏、江西、福建、甘肃等地落地二十余个污水处理项目,代表案例包括宝鸡高新区污水处理厂、肇庆金利镇污水处理厂、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惠州市第六污水处理厂及普陀山污水处理厂等。目前公司累计投资管理水务资产超20亿元,日处理能力突破50万吨,在国内已形成良好的行业口碑。

宝鸡高新区污水处理厂

肇庆金利镇污水处理厂
携手企知道,深化布局打造国产环保技术“硬实力”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济环境选择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企知道科创空间是集企业创新全要素资源于一体的平台,依托“大数据+大模型”解决方案,可以为同济环境消除创新过程中的信息壁垒,帮助高效获取行业科创情报和市场行情信息,打通以新品研发为主线的创新链路;同时,借助产业链图谱和招投标等功能,同济环境还能找商机和找客户,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同济环境将持续聚焦环境综合治理,围绕智能化与绿色化两大方向,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体系,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公司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为实现“美丽中国”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