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迅速发酵,曝光的视频触目惊心。在一个拼娃拼教育蔚然成风的社会,捅了人民群众的蚂蜂窝,能不同仇敌忾吗?
11月9日,最新的进展是,涉嫌虐待的四名工作人员已经被刑拘,但是民愤难平。携程、委托方《现代家庭》杂志社及下属的第三方教育机构“为了孩子”学苑、当地妇联,都被舆论依次点名,应为虐童事件负责。现在,携程HR高级总监引咎辞职,杂志社发了道歉信,当地妇联表示要严肃处理。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虐童事件的前因后果基本被媒体梳理清楚:刚开始,是携程为自己的员工谋福利,建园专门托管3岁以下幼儿,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但是因为资质卡壳,没有获得当地教育部门的许可,独立办园此路不通。之后经当地总工会和妇联介入并推荐,幼儿园以“由妇联指导工作”的试点工程重新亮相,运营管理机构也变成“为了孩子”学苑。说白了就是挂靠政府部门,哪怕是妇联这样的“清水衙门”,权力背书,曲线办园。如果无此恶性事件,也就相安无事。可惜虐童东窗事发,所有的不合规不合法就都浮出水面,依然是资质不过关。
如果想治标,只需知道谁是恶之花。如果想治本,就需明白谁是罪之源。携程失察,杂志失职,妇联监管不力,这是毫无疑问的。它们目标大,轮廓清楚,容易“群起而攻之”。但这仅是皮相之论,最多解决个案,不能触及实质问题。
这首先是一个供需矛盾的问题。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市场层面的紧张最终会反映在社会层面。3岁前的托幼市场,政府没有财力投入。与此同时,政府也没有放手发动资本。因此,在这样一个几无标准和监管且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市场,高质量的供给畏葸不前,低质量的供给充斥其中,可谓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鲜活例子。
其次,这是一个管制松绑的问题。办学资质应当通过行政许可获得,但如果携程这样的大企业都有心无力,管制是否过于严苛?托儿所市场无章可循,企业要自建托儿所,只能比照幼儿园的标准,但后者“难于上青天”,至少在上海,连携程都办不下来。在经济学上有共识,凡是管制过多的地方,总是伴随着寻租的高风险。
最后,这是一个服务业开放的问题。中国经济的转型,创新和服务是必由之路。如何激活和开放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是测量我们改革开放的一把标尺。教育、金融和健康是服务业的大蛋糕,不过囿于安全性和公益性考量,总是有所保留。就在11月9日,外交部透露中国将大幅放宽金融业的市场准入,市场反响热烈。托幼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是否提速,值得期待。事实上,在开放程度高、资本活跃、供给充足的教育细分市场,比如留学和培训,状况显然就好很多。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