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桶里烂掉的食物会让我们作呕,杀人犯、强暴犯亦然。我们为何普遍受不了肮脏东西、见不得悖德之事?这种内在倾向又为什么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无论你来自美国、非洲、日本,还是英国,都有恶心、反感的时候,而且大多数的人觉得恶心的事物也大致相同:渗血的伤口、发霉的食物、蛆、蟑螂、脏污、身体破口、皮肤溃烂、反常的性行为,以及暴力犯罪,都会让我们觉得反胃、皱眉歪嘴,露出恶心的表情,脑子里彷佛也有声音喊着:“别看!别摸!”
作呕是种强烈而难以压抑的感觉。为何会如此呢?说来也挺合理。试想一下:你的某些祖先发生突变,失去了作呕感,如此一来,他们可能觉得尝尝粪便也不错,也许还欣然吃下坏掉的食物,乐于拥抱生疮流脓的病人。发生这种突变的人会怎么样呢?可以想见他们很难吸引伴侣,要生养子嗣自然也很困难,因此他们可能不会有太多后代,甚至无法繁衍到现代。
事实上,你我的祖先一定都有作呕感,
大学生陷“人在证途”可考证上百 花费或过万
这种情绪在演化上的角色虽简单却很重要,它让我们避开恶臭、蠕动、肮脏、受污染的东西,使我们远离可能危及性命的威胁。这些警讯及随之而来的作呕感,就像是来自祖先的告诫,在我们接近可能有害的东西时,要我们赶紧离开。
悖德=病原?
如果说人之所以会对一些东西感到恶心,是为了避免染上疾病,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在见到破坏道德的事时,也会作呕呢?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研究发现,不仅昆虫、猫粪、老鼠会让人恶心,不义、残忍、种族主义也会。现在问题来了:当我们说某件事在道德上“令人作呕”时,真的是感到“作呕”吗?这种恶心感和见到粪便的作呕感一样吗?还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令人作呕”只是比喻,不过是要强调我们对违反道德的事有多厌恶?
许多研究显示:认为某事不道德而感到恶心,与对病原作呕可能是同一回事。首先,两种作呕感都引发同样的面部表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汉纳?查普曼(Hannah Chapman)做过实验:她在受试者的脸部接上传感器,让他们看粪便的照片、尝恶心的东西、在游戏中作弊耍他们,结果发现,这三种经验都会使受试者嘴唇扭曲—这是典型的作呕表情。
觉得病原恶心,似乎也会使人连带对违反道德的事作呕。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席梦?许纳尔(Simone Schnall)及她的团队先让受试者闻臭味、看恶心的影片,再请他们评估该如何惩罚不道德的行为。结果显示:先前感到作呕的那些人,在道德判断上更为严厉。
多伦多大学的钟谦波也以同一逻辑解释了“为什么人在自觉犯错之后,会试着清洁自己、摆脱不洁的东西”。在刊载于《科学》期刊的论文中,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麦克白夫人效应”:被要求回想自己所做坏事的受试者,在实验结束时更常去洗手。
另一种探究“对不道德的事与病原所感到的恶心一不一样”的方式,是观察脑部活动。有些造影研究发现:对这两种情况有反应的大脑区块,有某些部分是重迭的(但并非全部)。所以我们虽然无法确定两种作呕感“完全一样”,但至少可以肯定它们有交集。
作呕如何演化
不过,这些研究都未完全掌握问题核心,也未解释为何看到脏东西和悖德行为时,想知道
我们为何会觉得恶心?
我们的反应是类似的。但两者之间会有交集,“的确”有它的道理,而这个道理能用演化来说明。前面已经提过,面对可能有害之物时浮现的作呕感,能让我们排斥、远离这个东西,一点边都不沾上。可是说到传染疾病,对我们最危险的其实是其他的人。
请容我直言:对我来说,你就像个会走路、装满寄生物的皮囊。你的呼吸可能使我感冒;你跟我握手,可能带给我一堆沙门氏菌;一个吻可能让我染上麻疹:和你更亲密的接触,则可能带来更危险的后果。总之,我在日常生活中遇上最有害、亦即最令我作呕的东西,就是其他人类。只是我还是得跟社会上其他人往来啊!
我们人类是非常社会性的物种,由于能一起工作,交换基因、粮食、技术、思想,我们获得了大量好处。正因如此,人与人间的距离需要审慎权衡:我得接近你才能得到合作的好处,但我又得跟你保持些距离,免得你传寄生物给我。(摘编自联合新闻网 文/华蕾莉?克提斯(Valerie Curtis);译者/朱怡康 完整内容见《BBC知识国际中文版》第3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