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发布史上最强“人才新政”。
5月13日,浙江嘉兴发布《关于更高质量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就是“2.0版人才新政”。
其中,在资金方面首建人才资金资助“从200万到1亿,上不封顶”制度。
这是继2017年之后,嘉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又一重大人才政策,也是嘉兴到目前为止,含金量最高、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资金支持最高1亿元
“2.0版人才新政”围绕更高质量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以“五个更高”提出了18条具体意见。
1、聚焦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提出要立足全省、服务长三角,在高铁新城谋划布局高能级人才科技平台,同时明确要深度参与协同推进G60科创大走廊建设,密切与沪、苏、皖地区的互动,积极探索人才数据互通、人才评价互认、人才信用共享等机制,探索非嘉兴本地缴纳社保的人才享受相关人才政策通道。
2、“2.0版人才新政”
首次提出要打造人才工作标志性工程,依托中电科集团、航空航天“百人会”等探索“整团队成建制”引才模式。鼓励市县联动建设一批全球“人才飞地”,前移引才端口,就地吸引使用优秀人才。放大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效应,共建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打造海纳孵化器2.0升级版。通过布局推进“院士之家”、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强化创新资源汇聚融合。
3、
在资金资助方面,首次建立起从200万元到1个亿,上不封顶的全项目和全过程支持链条。“2.0版人才新政”在原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个类别项目基础上,新增杰出人才团队、领军型创新和创业团队3个类别项目,在原领军人才项目A、B、C类基础上增设A+类。同时,在原初创期项目资助基础上,提出了成长期贷款贴息和销售奖励、成熟期上市激励和成果转化政策。
4、
针对本土人才,首次提出启动实施本土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形成与“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并行的本土人才培育工程,实现引进人才与培育人才支持全覆盖。
与此同时,在“2.0版人才新政”发布的同时,嘉兴市还同步出台了《关于深化推进“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精英计划”)、《关于支持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人才十条”)两大配套政策,来推动上述政策的落地与实践。
据嘉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人才争夺战”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各地不断出台“增强版”人才政策,嘉兴市原有人才政策的先发优势已有所减退,竞争力也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需要对人才政策进行更新和提升。
会给嘉兴楼市带来什么
早在去年,浙江嘉兴就调整了人才落户政策,取消了原有缴纳本市社保1年条件,调整为要求在居住地取得《浙江省居住证》。也就是说,只要是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外地居民,无需再考虑买房的面积要求,只要取得《浙江省居住证》,就能落户嘉兴。
2016年嘉兴人口增加量达到2.9万人,2017年增加4.2万人,2018年增加7.0万人,排名全省第三;此前引进人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嘉兴市新入选国家“万人计划”9人、评审入选省“千人计划”18人、入选省级“海外工程师”32人,均列全省第二;新引进顶尖人才4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87人,均列全省第三。
(2018年新增人口嘉兴位于全省第三)
嘉兴市处在杭州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中间地带,嘉兴的平湖市更是直接与上海接壤,对上海的外溢资源、人才有较大吸引力。
目前,嘉兴的购房人群主要来源于上海和杭州的外溢需求人群。面对“2.0版人才新政”,相信嘉兴将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
(嘉兴购房人群画像)
不过,最终能不能留住人才最重要的还是看城市的整体实力。
作为上海的卫星城市,嘉兴是一个有野心的城市。近年来,嘉兴在发展中特别注重吸引上海的资源,包括人才、产业项目等方面。2018年嘉兴全市生产总值4871.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6%。与前一名台州差距进一步缩小,预计不久的将来嘉兴将反超第五名的台州。
从楼市情况来看,经历去年下半年的楼市淡季,嘉兴楼市目前有所回暖。4月,嘉兴共成交住宅2807套,创下近5个月来最高纪录。开盘项目多达13个,去化普遍在7成以上。
另外,今年5月嘉兴限售解冻,“解冻”房源入市,将会进一步刺激交易量增长。随着大量产业导入和沪嘉同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政策利好,大量外来人口的导入,预计2019嘉兴楼市还会保持一定上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PLUS。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