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经济运行有四大特点:一是生产需求总体平稳;二是就业、物价形势稳定;三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四是市场信心持续改善。
此外,宏观政策空间仍然是比较大的。目前,我国通胀水平和财政赤字率较低,外汇储备较充足,因此宏观政策操作空间较大,政策工具也较丰富、充足。总体上看,宏观政策空间大是未来推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报记者张沛
国家统计局5月15日公布了4月份我国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6亿元,同比增长7.2%;进出口总额25077亿元,同比增长6.5%。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5747亿元,同比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42%。
“总的来看,4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当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她还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稳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不断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有坚实基础。
4月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但下行压力犹存
刘爱华介绍称,纵向来看,主要指标保持了平稳甚至略有加快的增速;横向来看,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具体而言,4月份经济运行有四大特点。
一是生产需求总体平稳。比如,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为7.4%,是去年9月份以来的月度增速次高。工业生产保持平稳甚至略有加快的势头,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
二是就业、物价形势稳定。比如,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进入就业旺季,就业整体市场需求较好。从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来看,4月份上涨1.7%,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整体物价温和上涨。
三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主要表现为中高端制造业加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比如,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8个百分点,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1至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5.5%,都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四是市场信心持续改善。比如,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作用下,制造业PMI已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56%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位于54%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保持在60%以上。
但刘爱华也坦言,目前外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国内结构性矛盾还较突出,整体上仍存在下行压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4月份,工业、消费、投资增速均回落,需求走弱压力再次显现。特别是投资增速近8个月首次回落,主因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
不过,中国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3月份经济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投资、消费普遍好于预期,所以4月份有所回落在预期之内。
“实际上,我国经济还是存在下行压力的。一般政策发挥效力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去年四季度国家出台多项刺激措施,因此预计5月份经济数据将有所回升。”赵庆明说。
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
宏观政策操作空间较大
在刘爱华看来,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的状态,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从短期及中长期来看,这些积极因素都没有改变。
一是韧性好。物质基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已拥有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人才基础方面,我国目前拥有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其中有1.7亿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而且,从2015年年底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为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不断的动力。
二是潜力足。一方面,我国目前人口规模接近14亿,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态势越来越明显,消费潜力很大。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环境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加快实施,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投资潜力足的特征也较明显,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补齐发展短板。
三是活力强。近几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对未来预期、创业热情也随之不断提高。
“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宏观政策空间仍然是比较大的。”刘爱华强调,目前,我国通胀水平和财政赤字率较低,外汇储备较充足,因此宏观政策操作空间较大,政策工具也较丰富、充足。总体上看,宏观政策空间大是未来推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研究院宏观分析师袁雅珵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制造业投资受基数抬升拖累或将继续探底,但减税降费和融资支持政策有望稳定企业信心,发挥一定的对冲效应。预计后续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推动投资增速稳步回暖。
刘学智则认为,需要继续采取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释放效力,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定向支持力度,强化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升市场信心。
“我国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纵深和充足的韧性,逆周期调节政策效力将持续释放,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落在6%至6.5%的目标区间。”刘学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