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
“决不能再把改革的任务推给后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国资国企改革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把‘补考’‘赶考’两篇文章贯通了做,推动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整体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山西省4月15日召开的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上,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的一系列讲话部署表现出了该省力推国资国企改革提速攻坚的强烈紧迫感。
目标重点进一步明确,指标要求进一步细化。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市场化契约化管理上的“三大突破”构成山西省《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的重中之重。
“三个集中”导向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此次深化国企改革转型发展,山西将着力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通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煤与非煤产业结构反转。
山西省国资委副主任贠钊介绍称,山西省今年国有资本布局的工作重点要聚焦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性、牵引性、保障性作用,推动国有资本集中向能源革命方向进军、向新兴产业方向集结、在公共服务领域优化。这“三个集中”,是今后一段时期该省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向和基本遵循。
具体举措涉及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省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统计监测体系;重点推动煤机、燃气、现代化工、焦煤、通航等领域深度重组;做强做大非煤产业;深化国企煤电联营;探索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模式;提升国企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企行动;深化开放合作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引深拓宽 提速混改进程
2019年,混改是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山西省国资委副主任张宏永分析称,目前,与央企和先进兄弟省区市相比,山西省混改率并无明显差距,但缺乏有影响力、震撼力的重大混改项目,特别是集团层面混改、煤炭国企混改相对滞后。
尽管面临诸多难题,山西依然选择迎难而上,制定出台了《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拿出好企业、好资产、好项目建立混改项目储备库,放开股权比例限制,面向全球公开推介;太钢、文旅、汾酒、建投等8家竞争性企业要在集团层面开展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出一批煤矿类子企业混改项目,允许民营企业控股;新设立、新并购的增量新动能新产业企业,原则上都要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要在创新性企业试点员工持股,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开展,同步构建末位淘汰、股权退出等约束机制;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年内完成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大地控股港股上市,支持更多优质资产通过重组向上市公司集中,提升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率。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前提是国有资本能流动,这需要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做到这一步,关键是要推进混改。山西混改的难点在于如何盘活煤焦冶电等存量国有资产,所以一定要借助金融市场的作用,引进外部投资,把重心投入到传统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来。”山西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波建议称。
锁定微观活力 市场契约化改革全面推开
2017年2月,汾酒集团契约化改革的启动打响了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两年时间,汾酒集团释放出的巨大改革势能让山西国资系统深刻体会到了经营机制、选人用人、薪酬待遇市场化所催生出的巨大活力和动力。
2019年,山西省提出,在省属国企各个层面,全面实行契约化管理。同时,在大地控股等新设公司集团层面,推进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强化激励,针对上市公司,推动以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为主的股权激励;针对非上市公司,优先支持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激励;针对科技型企业,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同时,推进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
张宏永称,此次行动计划强调“混”“改”联动推进,提出在混改企业率先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山西省国资委要探索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模式,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制度化,消除投资入股的后顾之忧。同时,对开展市场化选聘的企业,山西省国资委将加大对其董事会的授权,并鼓励企业集团加大向子企业的放权力度。
“我们将补齐短板、对标先进、迅速赶超、后发优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强党建各项工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决战决胜,全面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山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郭保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