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豪宅法拍市场频频“抢镜” 天价购房者们在追求什么? |
2019-05-27 来源:第一财经网 编辑:z0011 |
2019上半年,杭州楼市豪宅话题度颇高。
先有钱塘江畔东方润园一套法拍房以总价2893万元,折合单价近10万/㎡的成交价,突破当月成交总价最高,单价最高的“双高”记录,引人惊叹。
公开资料显示,这套房源为东方润园1幢2单元1402室,建筑面积360.8平方米,共五室二厅一厨四卫,另配保姆房(一室一卫),室内还设置了中央空调系统和地暖。
紧随其后,拱宸桥运河边的奢华中式庭院江南里在阿里拍卖司法拍卖平台亮相,起步价5600万元,每平方米估价约18万元,堪称杭州单价最贵法拍房。
就在江南里挂出二拍的同时,另一套市中心豪宅武林壹号被抢疯,历经89次举牌,最后以2312万元的价格成交,折算下来为9.75万元/㎡。
法拍豪宅频频成交,几度上升为热门话题。这些天价购房者们在追求什么?
豪宅市场逆势上涨,住房高端化已成趋势
作为一座山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以其得天独厚的江南风情,天生自带豪宅基因。从老牌的西湖、之江,到新贵钱江新城、西溪等,其无可替代的城市视野,或极尽奢华的产品本身,颇受高净值人群青睐。
有数据表明,2018年杭州单价5万元以上或总价过千万的豪宅整体签约套数达3595,创历史纪录。单从数据来看,在二手房下行、土地新房市场普遍遇冷的行情下,市场对豪宅的追捧似乎“背道而驰”。
延续至2019年,二手豪宅在法拍市场的助力下,也颇热闹。
据相关业内人士对记者的分析,豪宅法拍几度“抢镜”,一是法拍房不限购,对有能力全款购房但没有买新房资格的外地人士相对友好;二是从价格上看,部分法拍房源比二手房市场的性价比更高,资产保增值前景可观;三是如易居研究院总监严跃进所认为的:“住房高端化是一个趋势。”
如中式合院代表作江南里,公开资料显示,这是江南里在阿里拍卖平台的首次亮相,挂出房源为江南里5幢1号。
在法拍唯一开放时间里,记者现场查看到房源临近小区出入口,东临小区中央花园,整体私密性很好。走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庭院,池塘、凉亭、假山、松柏、布置匀停,移步换景。合院地上有两层,面积约311.3平方米,一层含厨房、客厅、餐厅、客房及一个套房。二层含一间朝南独立书房、两间均配备独立卫生间及独立衣帽间的朝南套房。地下室像个挑高的礼堂,层高5-6米,带3+3个车位。
作为绿城打造的首个城市宅院,江南里总建筑面积达5.1万方,一共只规划了76户人家,户型却多达40多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南里位于京杭大运河边这片世界遗产保护区内,东靠京杭大运河,南邻桥西历史街区,地段稀缺。
定制化的江南私密园林,罕见的运河地段,在追求“顶配”生活,看重房产保增值的金字塔尖人士眼中,是个不错选择。
豪宅生活,高质的服务配套更显重要
城市的“高屋建瓴”,让更多住宅直插云霄。
大势所趋,稀缺地段不再是唯一标准。从别墅到多层到高层,对尺度空间里的极致追求,对高档装修的精益求精,特别是与身份相配的高质生活营造,构成了杭州豪宅的新模样。
早在2011年,武林豪宅项目与杭州大厦、黄龙饭店合作的杭州大厦首个高端生活馆——LSE,标志着杭城第一家社区级高端生活馆落户豪宅。显然,豪宅制造商们深谙,高端的住宅产品,更需要高端的生活配套。
在中国十大豪宅之一的东方润园,记者观察到占地29万平方米的小区,共6幢高层、1幢超高层、1幢莲花形会所建筑,淡蓝色的外立面与钱塘江水形成美妙呼应。
小区居民悠闲散步的身后,几辆专业扫尘机械设备在主干道上安静作业,另有几名物业人忙着修剪枝叶,栽种花卉,整个小区显得安静而和谐。
在绿化率达40%的小区内部,错落有致的珍贵树木根部,被小区物业用鹅卵石铺成各式花样,高质生活的一面跃然眼前。
据为其提供服务的南都物业经理介绍,东方润园实行管家式定制服务,每幢楼层配备了4个专业南都管家,24小时服务。此外,诸如会所早餐服务、下午茶歇服务、婚庆、生日宴、同学会策划服务,定期健康文化沙龙服务、网球场预定电话服务、设立洗衣服务点等,都是东方润园居民随时可享的生活服务内容。物业团队还针对老人、小孩等不同需求统一培训保姆。
在小区里,记者遇到业主贾小姐。在她看来,除了高端化的生活配套外,更让她感受到居住价值的是充满温度的软性服务。
去年有两位访客来来小区找她,负责接待的管家王江娇打来电话确认。事后她才知道,在她要求与对方通话时,管家王江娇特地将手机上的备注删除,以防泄露她的个人信息。这一细致做法,让贾小姐感觉到了与其他物业不一样的贴心,事后两人的关系也亲密了起来。
纵观豪宅的发展历程,独栋别墅作为第一代高端豪宅的代表,是最高阶的建筑形态,更是身份的象征。
随着年轻一代的城市新贵登场,“住什么样的房子”承载的则不仅仅是单纯的居住空间,更兼有共同圈层的社交需求、投资方面的保值增值等价值元素内涵,特别是由高质物业服务所带来的理想生活追求,已成为豪宅置业群体重要的新选择要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