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于倩通讯员官智孟文/摄 美国抗癌新药项目3小时落地常山,这只是“小丫代跑团”办理的其中一个案例。走进该县无差别受理大厅“代跑团”办公室,鲜红锦旗即印入眼帘,各色感谢信也渐渐有了厚度,如锦旗上的题字“加班加点最多跑一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正是“代跑团”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小丫代跑团”声名鹊起背后,正是“小丫”们点点滴滴的付出。 4月17日“代跑团”成立,积压许久的疑难杂事一股脑儿上门,“代跑团”办公室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坚持服务群众不打烊,延时服务常态化,对下班时间尚未办结的事项提供延时服务直至当天办结,确保每个取了号的办事对象企都可以当天办理完毕,不多跑一次……“代跑团”成立至今,注册分局窗口已累计提供延时服务50余次,提前上班到岗服务20余次。 除加班加点服务群众,为加速构建“代跑团”运行模式,近期几乎每一天工作结束后,“小丫”们常态进行内部讨论,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在更短时间更高效服务群众。 前期磨合是最艰难的,忙得没时间吃饭司空见惯,因连续加班,她们也经常无暇照顾孩子。“代跑团”也是名副其实的“妈妈团”,9名“小丫”平均年龄33岁,除一人未婚未育,其他8人一半以上是二胎妈,孩子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上高中。 因忙于工作,邱金枝儿子从普通感冒拖成急性肺炎、中耳炎、扁桃体炎,之后自己也发起高烧,烧得满脸通红还在加班,同事只得架着她去了医院。 汪福星儿子刚上幼儿园,因妈妈经常加班,他也常在放学后落单留校。前几天汪福星接了个紧急任务,幼儿园放学一小时后,老师无奈把孩子托付给门卫。转眼时间已过19点,在门卫连番催促下,汪福星才匆匆赶到幼儿园。因为饥饿,同时思念妈妈,在见到妈妈的一刻,5岁的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25岁的蒋露兰是二胎妈妈,产假结束正值“代跑团”全新运营,办公室挤满人,难于喂奶,索性断奶全情投入工作;徐丽萍刚在工作中度过最危险的孕早期;怀孕2个月的柳慧孕吐至胃出血还在坚持上班…… 妈妈,是她们身上无法推卸的责任。而“小丫”也是她们身上撕之不去的“标签”。在“妈妈”和“小丫”之间,为何她们心中的天平齐刷刷地发生了倾斜? “我们心里有一份承诺。”郑玮艳告诉记者,年初,局里的“三年”活动部署会上,她们郑重承诺:2019年将立足登记审批职能,让“跑一次”是底线,“跑得快”是必须,“跑得近”是应当,把“不用跑”作为终极目标,在企业开办、涉企证照通办、一证通办等领域争当改革领跑者,高标准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承诺重于山,坚守心如铁。为了较落后地区的营商环境建设,面对接连不断的加班,她们甘之如饴;面对群众的误解指责,她们耐心宽慰;面对群众无偿提供的9把沙发椅(有群众看到“小丫”办公椅简陋,希望赠送椅子改善条件)和零食、礼物,她们婉言谢绝;面对群众的锦旗和感谢信,她们欢欣鼓舞……只有面对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她们红了眼眶。“小丫”的笑脸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