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理工大学,考生刚出考场,家长送上鼓励。 部分考生远道而来,还拖着行李箱。 利用有限的时间,考生抓紧时间准备。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孙小鹏见习记者晏文龙通讯员温苑池马明霞 本版摄影信息时报记者梁钜聪 人工智能聪明还是人脑聪明呢?产品实际使用寿命超过了设计寿命,这种设计好不好?要给刘邦或项羽当助理,你选择谁……遇到这样的面试题你怎样回答呢?昨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先后开考,考题“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既考察了考生的专业素养,也对考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关注。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比人脑更聪明吗?” “人工智能聪明还是人脑聪明”“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看法”……这是在中山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考试中出现的考题。其试题灵活有趣,紧扣时事热点,对考生综合素质进行了考察。 “如何理解聪明?你认为人工智能会比人类聪明吗?”对于这一考题,刚刚结束考试的方同学思路清晰,对聪明本身提出了解释:“我认为,聪明不能用量化标准去考核,主要是体现在理解能力上。”随后方同学进入正题:“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是不可能比人脑聪明的,人工智能只是机械地输入我们人类所给的指令,在程序上教授它们如何去学习,它们只是在重复这个过程。虽然说人脑在记忆知识库上比较难以具备如此优越的条件,但对于创新和理解上,人类显然要更胜一筹。” 此外,中大的考题中还有“对于当今手机控和低头族你怎么看?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这类比较生活化、贴近现实的问题。考生廖同学表示,他是从先说明手机控的危害,再从两面性来分析目前手机控和低头族对时代发展的影响来作答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抑制发展,人们容易不思进取产生懒惰性,但在良好的教育下和人们自控能力的提升,将来手机对人类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廖同学说。 华南理工大学考题将专业与热点结合 昨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在五山校区正式开考。今年,华南理工大学的命题凸显理工特色,在考题上呈现出开放的姿态。一道“认识产品设计寿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更是引发了考生间的讨论。 从考题来看,大部分的问题都呈现出了“开放性”的特质,并未给考生设置“标准答案”。诸如“谈谈对广州的印象”“如何看待女生近年来在考试、职场表现屡屡超过男生的现象”“假期安排在一起放还是分开放”等问题都有出现。 在所有考题中,有一道题引起了考生们的议论。“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超过了它的设计寿命,这种设计好不好?”报考材料专业的一位考生介绍,“我是辩证回答的,分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日用品,如果它不更新换代,经济社会就没办法发展;另一种是针对造价高的设备,能节约一点当然好,比如卫星。”对于这道考题,一位考生还与考官进行了讨论,“我当时认为是‘好’,能够符合绿色经济的概念,但是老师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从对企业的实际收益上进行了分析。” 南方科技大学超过4万名考生报考 今年,南科大综合评价招生持续火爆,吸引了全国22个省市区的,超过4万名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约30%。各别省份报名人数激增,特别是在广东,报名十分踊跃。因此,南科大拟在广东省增加招生计划35名。2019年南科大在全国招生计划达到1065名,其中广东省达到196名。 据了解,今年是南科大自2012年起连续第八年实行高考成绩、能力测试成绩、高中平时学业成绩综合评价招生。学校将面向22个省份招生,其中20个省份能力测试采用“机试+面试”方式进行,在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和上海市,能力测试采用综合面试方式进行。昨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2019年综合评价能力测试机试在全国20个招生省(市)同时开考。据了解,今年共设置27个考点,参加考生总数超过1万人。同期,已经有1120名上海、浙江的考生已完成了南科大综合面试。预计今年参加南科大能力测试的考生总人数接近15000人。作为广东省考区考点,南科大校园16日下午迎来两千多名考生参加机试。南科大酌情设置了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及荔园教学楼等3个考场。 在考试情况方面,机考部分历时130分钟,测试内容着重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数理基础、批判思维能力等。在考生们进行机试的同时,各地招生组举办宣讲会,介绍南科大招生政策及学校近年来发展建设情况,并与考生家长展开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要当刘邦还是项羽助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年综合评价测试于近日开考。“大学是否应该把学生的成绩等在校情况发给家长”“要给刘邦或项羽当助理,你选择谁”……考题不仅关注社会现实,也在不经意的趣味问答中考察考生的思维习惯。 据了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取“631综合测评”的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入学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其中,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科目测试三个环节。笔试部分为中文写作、英文写作;面试部分采用小组英文面试。值得一提是,学校在不同的考点分别设置了难度相当的不同考题,不仅同一考场的笔试、面试题不相同,面试考场更是每小时都会更新考题。 就考题而言,综合评价考题并不是考察文理科知识性试题,而是通过既贴近生活应用、亦需“脑洞大开”的创新题型考试,考核学生在高考中没有涉及的或者比较难发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中英文写作能力和综合理解分析能力。考生普遍表示,考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不会和高中所学知识脱节,而且对个人的文化素养、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感悟和独立思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根据广东考点考生回忆,面试的问题中有“大学是否应该把学生的成绩等在校情况发给家长”“要给刘邦或项羽当助理,你选择谁”等等。中文写作题中有的题目考察了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认知。例如:“假设地球上的植物快都灭绝了,这时候,你最不希望消失的植物是哪两种?”英文写作题则十分贴近生活,例如让学生“畅想三十年后的生活”。另外,考生普遍认为考题难度适中,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能够真正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而且可以利用到平时课外的积累。另外,大家认为一起考试的同学也都非常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