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
[如果能加快改革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促进消费率回升,并切实实现中性货币政策和去杠杆,则仍有可能经几年调整后恢复7%以上的增长率。]
如果将7%以上的年度经济增长定义为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到2014年为止,经历了37年高速增长。这期间年均增长率9.8%,只有3年增长率低于7%。
这一增长业绩是如何实现的?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哪些因素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并可能在未来阻碍经济增长?未来的增长趋势如何?怎样继续保持合理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些问题需要经济学研究者做出正面回答。
本篇收录了作者(及合作者)自2000年至2017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论文和研究报告6篇。这些论文和报告旨在回答上述关于增长的贡献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增长趋势和保持增长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与政策调整等问题。
在因素分析方面,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是,除了考察要素贡献以外,还重点分析制度、政策、结构变迁等因素对增长的作用。
在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报告中,作者通过模型分析证明改革期间市场导向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初期的农村工业化和后来的城市化、对外开放都带来了要素配置效率改善,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报告同时指出,国企改革缓慢、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今天看来,上述各因素仍然是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当时这些分析仍然是站得住脚的,并基本上依旧适用。当然随着情况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各因素的议识,也需要继续深化。
在该报告中,作者预测未来的中长期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6.6%左右,但预期在2000~2010年期间就将发生,事实证明是不准确的。原因在于:第一,2000年以后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未依常规情形逐步下降,反而在政策刺激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推动下大幅上升,这一方面拉高了短、中期经济增长率,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结构失衡;第二,作者未充分预见到我国加入WTO后一个时期出口大幅超常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强劲带动;第三,该预测对经济增长率因地方虚报导致的“水分”打了折扣(见该文第五部分和《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但未预见到同时存在的统计漏报和后来的统计修订。2004年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将GDP总量调高了约17%,并相应修改了经济增长率。因此作者当年对数据的修订和未来预测偏于保守;由此导致的偏差,留待读者批评。
在2016年的《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中,作者使用改进的模型和新的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并预测了未来的增长趋势。该研究发现外资和外贸对增长的促进效应已趋于衰减,城市化通过改善资源配置对生产率提高做了最重要的贡献,市场化进展在继续发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同时作者也发现,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一个时期以来显著下降,按规模收益不变条件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已由正转负。主要影响因素有:第一,行政管理成本过高及对市场的干预增加;第二,消费率过低,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第三,债务杠杆率大幅提高,这些因素导致了严重的效率损失。
基于上述分析,该文预测在常规情景下未来到2030年的长期增长率会降到6%以下。而如果能加快改革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促进消费率回升,并切实实现中性货币政策和去杠杆,则仍有可能经几年调整后恢复7%以上的增长率,到2030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些分析和预测,还有待未来事实的验证。
在2011年发表的《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文中,本作者与两位合作者还共同将国民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分省市场化指数”带入面板数据增长模型,专门就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检验,证明市场化对增长确有显著而重要的贡献,且贡献值明显大于用时间序列模型得到的结果。这是因为在时间序列模型中,我们只能用非国有企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变化作为一个近似变量来反映市场化进程,而“市场化指数”则更全面地反映了市场化各方面的进展。
研究经济增长,一个关键条件是需要准确的数据。某些统计数据受到条件限制欠准确,给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本篇除了孟连、王小鲁2000年关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报告外,还包括了作者2015年的一篇研究报告。
一个时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与固定资本形成统计之间的背离越来越大,使研究经济增长的学者面临困扰。对此还未看到学术界做出正式反应。投资和资本形成数据是计算资本存量的基础,对增长分析至关重要,需要认真研究。在该报告中,作者对上述背离现象做出了解释并提供了自己的计算。这仅是一个初步的研究,计算是否准确有待验证,仅供读者参考。
(作者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副所长、研究员,本文系《中国:增长与发展的路径选择》一书手记,标题为编者所加,该书获评2018“第一财经·摩根大通年度金融书籍”年度中文书籍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