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是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去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资本市场着墨颇多,包括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等。
站在半年的时间节点回顾,以科创板和注册制领衔的资本市场改革正在加速,市场化和法治化进一步深化,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脚步更加坚定,增量和存量改革齐头并进,完善着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
市场化进一步深化
市场化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当下,有必要进一步梳理市场化的逻辑。何谓市场化,“市场化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做到平等竞争无歧视、进入退出无障碍,避免对股市进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陆家嘴(600663)论坛上给出了这样的表述。今年以来,以科创板和注册制领衔,增量带动存量,资本市场在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截至6月30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已有141家,其中111家进入已问询状态,6家企业注册生效,1家中止审核。首发上市申请获上市委审议通过的企业数量已有31家。自去年11月初,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公开,相关筹备工作即紧锣密鼓向前推进。仅两个多月时间,一系列规则即告落地。3月22日,首批共9家受理企业公布,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进一步。
从设立初衷、制度设计和注册审核情况来看,科创板都意在引导资源向市场调配的方向流动,补齐当前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不足的短板,引导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运行方面,科创板建立了更加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将涨跌幅限制提升至20%且在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提高每笔最低交易股票数量,调整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筛选标准,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方式。这些特有的交易机制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完善交易制度的部署一脉相承,在切实保障市场流动性,有效提高定价效率,促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科创板打开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空间,针对存量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改革也在推进。6月20日,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拟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表示,并购重组的放松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繁荣资本市场。一些原本经营价值较差的公司可能迎来新生,特别对于国有企业,相关子公司的资产注入,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对于创业板的壳公司,一旦资产注入,将极大地提升创业板质量,带动创业板整体估值上升。
更好的市场化机制要求在把好入口关的同时畅通出口关。5月1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明确表示,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坚决退市、一退到底,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5月17日,沪深交易所决定,依法依规对*ST海润、*ST上普、*ST华泽、*ST众和4家公司的股票实施终止上市。“退市常态化”不再是一句口号。
法治化进程加快
去年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的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曾有这样的表述,“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资本市场,金融部门要加紧行动。”近日,刘鹤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法治化就是要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制度规则的“四梁八柱”,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使监管等司法部门形成合力,严厉打击违法等行为,依法保护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表示,当前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最急迫的任务是加快证券法、公司法以及刑法等法律的修订,为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正在实施一系列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和开放,提供强有力和持久的法律保障。今年上半年,《证券法》修订草案迎来“三读”,加大了对资本市场功能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最高法发布《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两高”发布司法解释惩治操纵市场、“老鼠仓”,这些措施瞄准的均是资本市场的痼疾沉疴,为后续改革工作的推进保驾护航。
随着“三读”的进行,《证券法》离修订完成更近一步。与二审稿相比,草案三审稿增加了科创板注册制专节,并从证券的范围、证券的公开发行、证券交易行为、投资者保护、证券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 对于市场呼声最高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问题,三审稿有了明确回应,如对欺诈发行等行为的处罚力度较此前有了较大提高。
6月中下旬,继最高法出台针对科创板的意见后,“两高”联合发布关于证券期货市场的两部刑事司法解释,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规范。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认定标准,强化了对这两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市场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真正平稳健康。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提高监管执法有效性,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资本市场改革
驶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各方面改革均在提速。科创板紧锣密鼓,新股发行有条不紊,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基础制度更加扎实。刘鹤在讲话中提到的当前要重视的工作中,关于发行、退市、交易等方面的改革推行较快,此外,还包括要加快提升中介机构能力,稳步扩大各类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拓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的渠道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释放利好信号以及一系列实质性的“松绑”政策,对险资入市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监管环境的改善,成为保险投资发展的“定心丸”。今年以来,养老金入市动作频频。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已有6248.69亿元到账投资运营,人社部还明确了2019年和2020年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的省(区、市)名单,以确保养老金入市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已有十几个省推进职业年金委托投资工作,同时,首个省级职业年金启动市场化运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表示,目前来看,引导长线资金入市还有待资本市场的完善,特别是在信息披露、违规惩罚及退出机制等方面更加规范高效,确实让这些稳定的资金能通过长期投资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不会因各种“爆雷”风险而损失较多。因此,完善资本市场的淘汰机制方面还要加快完善,以便更多机构投资者留在资本市场,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效应。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日ETF互通中方产品发售,沪港通、深港通投资额度不断扩大,沪伦通终于启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提升。日前,证监会表示将陆续推动落实9项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和行业开放的举措,包括修订QFII和RQFII制度规则、允许境外股东“一参一控”、加大期货市场开放力度等重要举措。一揽子公布正在推进的9项举措,充分体现出监管层对于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信心,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将会持续快速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