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日10月电(邓健)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2019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CPI连续四个月处于“2时代”。究竟是什么拉高了物价?
CPI走势图 来自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解读称,在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42.7%,涨幅比上月扩大16.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除气候等因素影响外,去年同期价格较低也是涨幅扩大原因之一;猪肉价格上涨21.1%,涨幅比上月扩大2.9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9.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中国财政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认为,CPI上涨与上月持平,说明宏观经济整体比较平稳。总体上看,宏观政策对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水果和猪肉的价格变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同时,增值税减税政策对价格指数也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PI的水平。
国泰君安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谈道,6月份CPI涨幅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增势,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升高带动的,表现为局部的、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不会对货币政策造成干扰或者很大的限制。
此外,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解读指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增势。年初以来,受非洲猪瘟及2018年秋水果减产影响,今年猪肉、水果价格相对较高,成为拉高CPI同比增速的主要因素。苏剑同时预测,虽然前期高涨的猪肉、水果价格,当前已经得到一定的抑制,但价格依然显著高于历年平均水平,因此CPI还是有上增的趋势,不过增幅会比较平稳。(中新经纬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