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外贸易篇,回顾70年来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 数据显示,1978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15.91亿美元,占全国比重7.7%。到2018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851.0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达23.5%。 民营企业渐成主力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由最初的以国有企业为主,到外商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再到民营企业渐成主力,多种经济类型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1995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532.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1.2%,首次超过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2007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157.6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8.3%,首次超过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是全国市场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随着广东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广东民营企业不断崛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小云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民营企业为对外贸易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广东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2017年,广东民营企业出口总额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至2018年,广东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广东第一大进出口经营主体。2012—2018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0%,比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9.5个百分点。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改革开放前,广东出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农副产品占出口额的六成以上。改革开放后,广东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带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广东对外贸易出口的中坚产品。 数据显示,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在1993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6.6%;2004年突破千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7.7%;2011年广东机电产品出口额达3597.19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67.6%。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1998年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3.7%,2006年突破千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4.6%。 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表示:“2007年广东提出产业转型,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也进行转型升级。从单一的引进订单进行加工转向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技术等,使广东进口贸易额不断攀升,进出口趋于平衡。” 《报告》显示,2018年,广东计算机集成制造产品出口达36.18亿美元,2012—2018年年均增长10.9%;生命科学技术产品出口30.25亿元,年均增长10.4%;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出口13.77亿美元,年均增长22.1%。 封小云认为,未来广东在参与国际贸易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一方面,广东出口的产品虽然已经走到产业链的上游,但还未能做到引导国际市场需求,未来需要开发更多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广东还应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层次,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 对外贸易伙伴更趋多元 《报告》显示,20世纪60年代,与广东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1978年增至145个,至2018年则超过240个。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利条件,加快与港澳及邻近地区贸易,亚洲地区外贸优势明显,至1991年,亚洲市场外贸进出口比重占88.3%,港澳地区占80.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广东积极开发拉美、中东、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攀升。2002—2011年,广东对非洲贸易额年均增长32.3%、对拉丁美洲年均增长27.6%,对欧盟和东盟年均分别增长17.8%和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继续加快粤港澳合作进程,推进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并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445.0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1.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16.4%提升至2018年的22.5%。 全媒体记者 王彪 实习生 黄敏璇 通讯员 汤良 严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