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形成了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工业门类,经济体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二,创造了钢铁产量、高铁里程、港口数量、造船能力等等多个“世界第一”。近年,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点,社会与企业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随即,中国实体经济“再出发”,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走向高质。 1 多个工业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去产能等政策推动 2018年,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7%(达到此前5年最佳水平)。 2019年1-6月,再同比回升了0.3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促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2015年以来的回升态势,增速近2%。 运行环境日趋优化 2019年1-6月,中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81万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0.4元。 2 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积极地走向产业互联网,加速了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并且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从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投入科研,释放创新动力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5.8%。 2018年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约2万亿元,占GDP的2.18%。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落地 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提升。日前,全面降准落地,释放的约8000亿元资金,也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