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这是来自进博会的权威承诺。 近年来,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力度更大、精准度更高、节奏更快,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其中,国家不断强化减税降费力度,税收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外商企业获得实惠。 “优化营商环境相当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大开放力度,目前正在从供应链领域的融合,向更深层次的制度接轨过渡。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扩大对外开放基础,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外资来华投资的重要保障。 参加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的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财务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推行减税降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公司2018年的研发费用16258万元,提高加计扣除比例后,减免企业所得税1829万元,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有利地支持了技术改造升级。减税降费带来了资金便利。” 外资企业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税务部门的耐心辅导帮助,公司切实享受到了货运代理免征增值税、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7月30日起,开始实施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从48条缩减到40条,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的领域越来越多。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达到了1766.4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6.47万户,同比增长达到13.1%;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减税降费规模达1.78万亿元,实实在在地让利于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并未止步。11月5日,中国宣布将“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刘哲表示,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较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不断突破体制机制性问题,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行政条例,进一步加强了营商环境工作顶层设计。 刘哲表示,前期在政务环境方面,中国营商环境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营商环境进入到市场化、法治化的新阶段,下一步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在于贯彻落地,推动从以政务大厅、电子信息化为抓手的营商环境建设,到以体制机制问题为突破口的营商环境改革过渡,鼓励地方政府创造性地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以评促改,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先行先试出台营商环境落地措施,将改革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