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可愚每经编辑陈星 我国经济到底成色几何? 11月20日(昨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至此,动用160万普查人员,全面反映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全景图”,正式向全社会公布。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一连发布七份公报,介绍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运行情况,新兴产业基本情况,分区域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等多个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93.2万个,增长高达100.7%;按行业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 谁将一举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东中西部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如何?部分新兴产业研发和投入取得哪些成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带您细细品读这份经济“体检报告”。 看点一个体经营户数量翻番 近年来,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放管服”一系列措施的陆续出台,极大地活跃了市场。在大环境和政策措施不断改善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有多少新增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刚刚公布的数据,揭开了令人欣喜的答案。 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93.2万个,增长100.7%。《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5年前发布的第三次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比2008年末增加375.8万个,增长52.9%。对比来看,2013~2018年法人单位增加数量约为2008~2013年的2.9倍、增长幅度约为1.9倍。 此外,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共有个体经营户6295.9万个。这一数据也是2013年“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的近两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发布会上表示:最近五年来,不管是企业法人单位数还是个体经营户数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这是“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看点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 目前,我国有多少人进入经济活动之中?哪些行业从业人数多?刚刚公布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全面解答。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披露,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万人,增长7.6%,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4446.7万人。 按行业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超过1亿,稳居榜首。 对比第三次普查数据后可以发现,这三大行业的排位保持一致,不过制造业人数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少。对此,毛盛勇解释称:“制造业规模效益在扩大,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提升,技术在不断提升,导致制造业的用工规模总体是下降的。”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除上述三个行业外,还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这三个行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而在个体经营户行业构成方面,公报介绍,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人数最多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人数达到6443.2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女性有3325.0万人,占比过半。 看点三中西部法人单位占比提升 相比5年前,此次公布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上的哪些变化? 数据显示,2018年末,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1280.2万个,占58.8%,比2013年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492.9万个,占22.6%,提高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405.8万个,占18.6%,提高了0.4个百分点。 而在从业人员方面,2018年末,东部地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1621.0万人,占56.4%,比2013年末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9309.2万人,占24.3%,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7393.4万人,占19.3%,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从东中西部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占比看,东部地区依然占据了中国经济活动的“半壁江山”。不过也应看到,2013年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占比比2008年高,但中部和西部地区都有下降。从2013年的“东升中西降”,到2018年的“东降中西升”,反映出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更为协调。 看点四第三产业成第一大产业 作为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国民经济大体检”,此次公报披露了大量反映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手数据,显示出第三产业的地位正在不断凸显。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鲜祖德介绍,经济普查数据反映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比如,从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营业收入等多方面看,第三产业占比均占有很大优势,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实至名归。 普查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占第二、三产业总数的比重达到80.3%,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也达到8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比达到5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在查阅同期发布的数据后发现,2018年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数下降10.4%;而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数增长28.9%。 看点五首次统计全口径负债收入 此次普查,除统计法人单位资产状况外,还首度统计了全口径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数据指出,从资产看,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914.2万亿元。而从负债看,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624.0万亿元。 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294.6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48.8%,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51.2%。 为何要将资产和负债状况一齐纳入普查统计范围?专家此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这有助于我们接下来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范子英指出,经济普查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国家了解全社会经济主体的各项数据,其中也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因此,经济普查的推进会对编制负债表、了解政府资产端的状况很有帮助。 看点六高技术企业研发力度大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还用一份专号公报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当前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从公报披露的数据看,2013~2018年五年间,我国各级企业和市场主体在研发强度和研发投入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是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的一个明显变化。 数据显示,2018年,开展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04820个,比2013年增长91.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95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5.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3559.1亿元,比2013年增长75.0%。 而在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方面,公报则显示,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95.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2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70.7%和81.1%;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8.8%,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8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85.1%和85.8%;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2.0%,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3.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有三个特点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规模明显扩大 和上次经济普查相比,各方面规模有大幅度提高。从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可以看出,规模是大幅度扩张的。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包括第三产业的企业数占比、从业人员占比、资产占比,比五年前都有大幅度提高。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企业数占比,都较五年前有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