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美国知名百年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宣布拆分计划,公司将拆分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分别聚焦航空、医疗、能源三大业务,并将分别在2023年初和2024年初完成剥离上市。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CEO拉里·卡尔普(Larry Culp)在执掌GE三年后做出的历史性决策,也是多元化大公司的必经之路。那么,拆分之后,GE在业务上会受到哪些影响?GE在自身结束多元化转向专业化之后将面临怎样的商业趋势?且看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总裁向伟明的记者专访。
GE Haliade-X 13MW海上风电机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是如何拆分的?
GE全球副总裁、中国总裁向伟明
记者:2021年11月,GE宣布拆分,作为GE中国总裁,当时您收到哪些反馈和询问?
向伟明:从计划公布开始,我们确实收到了不少来自政府、合作伙伴、客户和员工询问,也留意到不少媒体对这个事情进行的分析和评论。
作为GE中国总裁,同时也是一名在GE工作整整30年的员工,我长期与政府、客户、员工打交道,对于这些市场上的声音我非常理解,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我认为这都是正常的讨论,也感谢这么多行业伙伴和业内人士对GE的关注。总的来说,股东和投资者对这一决定是看好的,GE的股价在宣布了分拆计划之后便呈现上扬。
最多的疑问则是分拆是否会影响跟GE的已有合作。如拉里所说,完成分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们对在全球所运营的各个国家和市场的客户的承诺、与其合作的信心不会改变。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和医疗市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双碳”、城市群建设、“健康中国2030”等目标建设,势必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合作机遇,与GE一直所聚焦的未来航空、精准医疗和能源转型是高度吻合的。分拆将会更有助于三家独立公司更灵活、更深、更好地参与到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设中。
记者:从宣布拆分到最后落地还有两年到三年的过渡期,这一拆分将如何落地?
向伟明:借用拉里的话来说,现阶段最关键也最确定的,就是“business as usual”,即各业务集团持续专注优化运营,一如既往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明确的是,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我们业务都将如常运行。对于GE现阶段在中国的业务,拆分计划并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影响。
在GE内部,我们将成立一个独立于日常运营的“转型办公室”,统一管理、推进整个分拆计划的执行,分拆计划将会在全球同步推进。
分拆计划分两步(two speed journey),首先是在2023年初分拆医疗业务,这是目前GE几大业务中,在业务发展、组织架构等方面最为健全也是最快可以独立上市的板块。我们也在持续提升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化业务的核心运营能力,为几个业务的合并及随后在2024年独立上市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在现阶段,在拆分没有完成之前,我们仍是一家公司,我们对客户的产品交付、服务等的高质量承诺不会改变(We are one company until we are not)。这不仅是我们能顺利推进这一分拆计划的基础,也是我们对客户不变的承诺。
记者:根据GE目前公布的计划,未来三大业务会独立上市,对于GE这样一个传统的多元化公司而言,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
向伟明:从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为业务发展提供专属性、灵活性、匹配性的资源配置,是企业做强、做深、做专,持续创造价值的战略选择。通过组建三家引领行业趋势的全球性上市企业,每个独立公司都将受益于更聚焦的业务领域、更定制化的资本配置和更灵活的战略,以此应对日益成熟的行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为客户、投资者以及员工创造长期增长潜力和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GE的多元化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协同效应,这体现在技术研发、人才发展、客户网络、战略合作等方面。随着航空、医疗和能源行业的日趋成熟,我们各业务的发展动能,更多是来源于对所在领域的聚焦和投资。
2021年,GE和赛峰集团的合资公司CFM国际启动
旨在打造可持续未来航空的RISE技术验证项目
为此,现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卡尔普上任以来,着力推动一系列战略业务重组,打造“未来航空,精准医疗,能源转型”三大核心战略业务,将决策权回归各个业务集团,推动精益管理和领导力文化转型。
这不仅使公司实现了更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更强劲的运营表现,同时为业务拆分后的三个独立上市公司赢取有利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基础,GE的航空、医疗和能源业务,有着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全球化的业务网络和优秀的专业人才。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拆分后会影响在华业务吗?
记者:在全球来看,中国市场对于GE意味着什么?拆分是否会对GE在中国的投资产生影响?
向伟明:中国是GE全球的增长引擎,即使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020年,GE在中国的订单量达到了近70亿美元,并凭借着多年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强大供应链体系,为GE全球的订单交付和客户支持提供了坚实的后盾。GE布局中国、投资中国的承诺,是坚定且长期的。
目前,GE的所有业务均在中国运营,涵盖航空、能源、医疗等工业垂直领域,并拥有金融、智能制造、研发和数字化等部门支持各业务集团的发展。GE服务大中华区60多家航空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30万的医疗设备装机量、与五大电力集团及地方能源领军企业保持着良好合作系,有超过200多台现役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中国是GE全球供应链及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GE在本地研发的成果不仅服务于本土客户,更惠及全球市场,对GE在全球的战略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分工链和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也促使GE投资在华供应链,以更快更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我们在中国拥有20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和合资公司,并与本地合作伙伴设立了多家在航空、医疗和能源领域具有生产、研发功能的经营实体与合资企业,不断推动高端产品线落地和产业链升级。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仍将持续深化“本土化2.0、战略合作伙伴、文化转型和精益管理”三大战略。各业务集团应持续专注现阶段的运营,继续发挥所在领域的技术专长,一如既往地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我想重申的是,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不会改变,不管是现在的GE,或是完成了独立上市后的三个公司,都将持续与中国的客户、战略伙伴,推进在航空、医疗和能源领域的项目合作深度和广度,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中国多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记者: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加入世贸组织让中国更快融入全球的市场,也成为了重要的世界工厂。对GE而言,中国入世之后,当前三大板块的业务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向伟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具吸引力、更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为GE深度参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机遇。GE在中国的发展,也从一开始单纯的销售产品和技术引进,转向本地采购、人才培养、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等逐步拓展。目前,GE在中国的航空、医疗和能源团队和供应链体系,已是GE全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航空领域,目前在中国有6400多架发动机投入使用,与合作伙伴建立了7个发动机大修厂,在上海建立了美国之外唯一24×7机队支援中心,我们还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中国建立了一家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到目前为止已经为中国各航空公司培养1.5万名机组维修人员。
医疗领域是GE本土化最彻底的业务单元,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的CT设备产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天津磁共振制造基地的MR设备占全球的一半,无锡工厂生产的超声产品占比GE全球超声销售量40%。
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
在能源领域,GE在华投资也经历了由设备技术和服务,到建设本地供应链,服务全球市场的过程。我们在秦皇岛的重型燃机合资公司,将为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提供中国首套掺氢燃烧的GE 9HA.01燃气轮机机组。我们在揭阳的生产基地,将为迄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英国Dogger Bank项目提供Haliade-X 13MW风机。
总而言之,在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有技术、有经验、有资源,将不断引领我国在航空、医疗和能源垂直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凭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中国业务的布局、客户网络、市场经验等优势,即使三大业务独立发展,GE依旧拥有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不会因为拆分而削弱参与中国发展建设的计划和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