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已对中国未来高科技产业提出战略性设想,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里IT产业发展的焦点。从人工智能涉及的产业链来看,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无人机、工业4.0、O2O等都有望从中受益。
人脸识别领域的"世界第一"怪圈
自从马云德国“刷脸”首秀以后,互联网大佬,人工智能企业纷纷进军人脸识别领域。在资本的热潮吹捧下,浮躁的氛围充斥着创业圈。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企业理应是踏踏实实的将技术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产品,逐步实现商业化。而部分人工智能企业极少谈及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商业应用能力,而是巧妙地利用规则进行刷分,希望制造“世界第一”的噱头以此融资。某些企业甚至声称真实应用场景十万分之一误识率下可以达到98%的准确率,这意味着什么呢?在识别十万张照片中只允许错1张的限制下,整体错误率只有2%。“未来2年内,全球范围还没有技术能达到这种水平。”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图像识别专家表示。
人脸识别“准确率”,指的是对全世界最权威的人脸数据库LFW(LabeledFacesintheWild)进行比对测试的成绩。LFW可以被认作一个考察深度学习系统人脸识别能力的“题库”,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管理。它会从互联网上(其实主要就是YahooNews)提取6000张不同朝向、表情和光照环境的人脸照片(大多为知名人士的新闻照片,足够高清,且重复的人的照片基本在同一时期拍摄,也即外貌变化不大)作为考题,可以让任何系统在里面“跑分”。
跑分的过程是这样的:LFW给出一对照片,询问测试中的系统两张照片是不是同一个人,系统给出yes或no的答案。98%的准确率,意味着在测试中的所有题目里,人脸识别系统答对了98%的题目。
问题的关键是,LFW或FDDB2015等只是一个纯粹实验室级别、学术性质的测试工具。在样本量可能达到十万级、百万级的实际商业场景下,在数据库取得高准确率的系统并不一定能延续刷出来成绩,其误识率将直线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没法用。真实复杂场景测试中,十万分之一误识率下,人脸识别98%的准确率会直线下降到70%左右。
“刷分”并不能代表研究单位的真实技术水平。云从科技产品总监李夏风表示:“把题库背下来了,整个人就变聪明了?这样说是行不通的。Google从未公布自己的成绩,Facebook早前公布了一次就再未公布,可以说它们成绩不好吗?实际上它们在应用中已经是非常强了”。
寒冬真的来临了,浮躁还能继续吗?
今年6月,看似欣欣向荣的牛市结束了。绝大部分机构和老股民经历了07、08年的牛熊交替,所以这次行情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意识到了泡沫破灭的时候一定很惨。但明白道理是一回事,最后还是有很多人受不了每天6、7%涨幅的诱惑,半途冲进了股市,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应该能在到顶之前出来。但谁也不知道顶在哪儿,结果就是大部分人把利润吐出,最后还亏惨了。
其实,早在一年前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就写过一封给经纬系CEO的信,他在信中说当时初创企业的融资环境极其疯狂,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疯狂地投资项目,创业项目每轮融资之间的时间差被迅速缩短,甚至上轮刚结束就涨价几倍开始下一轮新融资。他警告大家,物极必反,市场从贪婪转向恐惧的关键节点只在弹指之间。当然,那个时候市场并没有掉头按他说的方向走,反而是二级市场高歌猛进,继续推动VC的疯狂投资。然而时过境迁,一年不算太长,但足以让资本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二级市场的不景气严重影响到了一级市场。根据投中的数据,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222起,环比下降10.84%。
对于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的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上市和融资将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往,一些团队刚刚组建,技术和产品还不够成熟的公司一开口就是上千万的估值,而且融资间隙也越来越短,一个月时间就翻好几倍估值的公司随处可见。李克强总理曾在今年4月说过,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不单是中国的经济形势,世界经济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而对于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想要像以往一样单凭一个PPT,一篇营销文章就能轻松拿到融资不再是易事。
冬天是踏实耕耘的创业者崛起的时机
寒冬未必是坏事,当泡沫还未撑到“自破”的时候,用针刺破虽然痛苦,但长远来看是有利的。风投虽然受到挤压,但基金肯定不会出现断层。一是基金都有几年甚至更长的存续期,而募集的资金不是说立马就投完,而是通过几年时间逐步投出去的。比如2014年是基金投资最火热和疯狂的时候,但整体投资金额仍然只占了当年募集金额的30%,也就是说还有很多钱是可以在15年、16年投出去的。第二,未来一段时间虽然资金来源有限,但基金募集不会间断,只是体量会减小。
寒风吹来,人脸识别领域浮躁的创业氛围将不再适应。以前是能讲故事会忽悠就会有无数风投在背后给你砸钱,现在在一个人人都为了生存而拼搏的时候,讲故事、做包装都没用,投资人一定会谨慎再谨慎,这时候产品的好坏和盈利情况将被更加重视。所以要想活下来,创业团队必须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产品,练内功。
就在几天前,上海交通大学正式与人工智能企业云从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说明,双方将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针对人脸识别和图像识别等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进行共同研发。
上海交通大学在智能识别和计算机数据分析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次的合作将使得云从科技和上海交通大学可以持续推动国内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革新,打造人脸识别领域的“黄埔军校”。这种院企联合的模式,会为学校带来持续研发资金,同时为企业沉淀基础技术,使得双方可以交换优势资源。
在浮躁的创业圈中,这种练内功的做法无疑会让科技企业在冬天得到极大的磨练,待到春天到来时,活下来的也只会是这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