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继1月新增2.5万亿天量信贷数据发布后,市场开始关注信贷增速能否持续。
2月19日晚间,央行公开回应称,因为春节假期不固定,我国1、2月份数据历来波动较大,今年春节假期早于去年,信贷需求更集中体现于1月份,需要将1-2月份乃至一季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发现,部分银行2月确实还在加足马力放贷。其中,除了个人按揭住房贷款,对公部分中,政府融资类平台仍是主要投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于2月2日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明确各类城投公司等其他机构一律不再从事新增土地储备工作,且自2016年1月1日起,各地不得再向银行举借土地储备贷款。
这也就意味着,城投公司将再少一张土地储备的信用背书证明,而土地储备机构融资也将失去商业属性。随着地方债置换的不断推进,银行一边进行“最后的狂欢”,一边也不得不承受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阵痛。
2月放贷强度或与1月持平
央行在2月19日晚间的回应中提到,从2016年起,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该评估为按季进行,第一次评估将在今年一季度结束后实施。届时央行会根据各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等级,运用正向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加以激励和约束。
对此,银行研究员马鲲鹏解读称,央行此番对1月新增2.5万亿元贷款并未提到任何惩罚措施,印证了其“央行对2.5万亿至少是默许的”的判断。
对于银行2月的信贷投放,平安证券认为可能一定程度上延续1月的强劲增长。华创证券甚至表示,大部分商业银行在2月的新增信贷进程较1月同期加快,甚至有部分银行在调研中表示,目前新增人民币信贷量已超过2015年全年新增量的一半。
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微观调研,多家银行的支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和1月差别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