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趋势下,“微刺激”为经济输血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其中的“重头戏”,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生存条件的棚户区改造自然吸引了各方关切的目光。而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明确了今年要力争超额完成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户以上的目标任务,提前谋划2015~2017年棚户区改造工作。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棚改加速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楼市下滑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的是,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一改原有的政府拆迁-自建的单一方式,采取招标团购的方式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回购商品房用于棚改安置,避免了大拆大建造成新的过剩和资源浪费,也对库存过剩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消化过程,对投资和消费都能起到拉动作用。
然而,棚改工程在目前推进过程中已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上海的某个棚改代表项目,就由于市场环境较差,年初至今的认购金额还不足全年任务的三分之一,其政府收入与付出已经倒挂。
从初衷来看,棚改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土地资源和改善民生,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财政补贴资金严重不足造成的资金落实困难,用于居民拆迁及后续安置等的支出过多造成的成本收益倒挂,规划布局不合理、配套建设跟不上导致的销售停滞不前等问题都在逐一显现,尤其在一线城市中更为明显。
由于政府给棚户区投入开发商的利润有限定,没有太大的利益激励作用,开发商们介入其中的积极性显然不如搞商品开发那样积极。棚户区改造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如何让理想转化为现实,还需政府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做出更多努力。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