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电 7月13日,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了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和日本著名外交史学者五百旗头真的对谈。高村透露,他在5月访华期间曾向中方表示,只要中日关系能够改善,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间不会再参拜靖国神社。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刊文指,高村身为靠近安倍的自民党要员之一,为何又在现在这个时候释出日方的让步信号呢?解读这一新动向,必须挖掘安倍过去和中国交往的历史规律。
文章摘编如下:
国内民望成日本对华外交风向标
2006年9月,安倍首次当选日本首相。这名自民党内货真价实的鹰派上任伊始,引起海内外舆论警惕。当时不少专家认为,安倍将步小泉后尘,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煽动日本民族主义。然而,正是这名被视为极端危险的政治家,在任期间停止参拜靖国,上任后不久即实现了中断已久的中日首脑会谈。以日本首相个人的中国观和历史观来预测日本对华政策的走向,是否恰当?
右派让步往往比左派容易。回顾历史,安倍的对华外交与其国内政治息息相关。日本资深政治记者清水真人在《首相的挫折》一书引述前官房副长官下村博文回忆,安倍当年在靖国问题上的妥协和2007年参议院选举策略有关。安倍当年原本目标是任首相两期,执政六年。
当年策划改善对华关系的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现为日本首任内阁官房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在其回忆录《外交的战略和志向》中写道,2006年2月,他和中国副外长戴秉国在第四次中日战略对话后,曾就安倍访华的可能性和中方作非正式沟通。谷内游说中方,安倍目前不明言参拜或不参拜,其实犹如走钢丝般危险,受到来自日本国内左右派的批评,如果中国拒绝安倍访华,安倍将更有借口参拜靖国。
历史证明,安倍政权的国内支持稳固与否,是日本对华外交的风向标。2006年安倍上任初期决定采取模糊战略,对内对外采取不同表述,暂不参拜靖国神社,是希望利用访华外交成果争取自民党内和民间中“支持”和“反对参拜”两边的势力,备战2007年的参议院选举。
2013年12月26日,安倍突然参拜靖国神社。是次参拜能够实现,其前提也是因为安倍带领自民党赢得了2012年众议院选举和2013年参议院选举,令其在日本国内政治达到权力巅峰。据去年日本国内分析,安倍考量到如果想要参拜靖国,就只有在内阁支持率还处於较高水平的阶段实现,所以选择了12月圣诞后闪电参拜。
经济不稳 日本内阁支持度新低
高村的言论,必须从日本国内政治的脉络来理解。安倍政府一直希望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但在因钓鱼岛危机爆发而恶化的中日关系下,中国方面提出两项要求:一,首相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二,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高村5月访问北京,并在最近再次提到安倍不会再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局部接受了北京的要求。
那么,这一局部让步的日本国内政治背景到底是什么?7月中,日本时事通信社的民意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跌至44.6%,创内阁成立以来新低。2012年以来,安倍内阁的主要政治支持一直有赖于经济复苏对策,即所谓安倍经济学。过去一年,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积极的财政措施,日本经济有了一定起色,安倍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支持。
但踏入今年4月,日本消费税的上涨开始打击景气,各项数据显示日本贸易出口数字疲软,能源进口费用高踞不下,薪金上涨速度赶不上物价上升,经济开始出现不稳兆头。6月底,安倍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在日本国内引起一定反弹。日本放送协会(NHK)公布的民调显示,多达56%的受访者不满政府更改集体自卫权的解释。安倍的冒进作风开始令内阁支持出现下滑。
安倍打朝鲜牌挽民望遭美警告
本来,安倍意图以对朝外交来提升内阁支持。7月1日,内阁通过行使集体自卫权解释决议后不久,安倍即宣布和朝鲜的谈判出现重大进展,长期以来僵持的日本人质问题可望解决。2004年,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就是通过两次访朝,在内阁支持稍有不振时通过外交加强其国内支持。当时作为小泉贴身随从的安倍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玄机。
人质问题是日本对朝外交的核心。安倍计算如果这次和朝鲜谈判顺利,闪电访问平壤并把日本人质安然带回国,内阁支持度将稳步回升。朝鲜近期不断试射导弹,安倍反而大事化小,和2006年时的强硬处理截然不同,理由正在于此。
问题是,目前东北亚国际政治由美中两强主导,朝鲜问题的本质是防止核武扩散。日本背着美国和朝鲜交好,美国容许吗?果然,美国国务卿克里7月7日在和日本外长岸田文雄的电话会谈中警告东京不要擅自和朝鲜过分接近,并要求安倍不要打乱在朝鲜问题上美韩日的合作体制。安倍意图通过突然访朝来抬高内阁支持率的如意算盘遇阻。
管控钓鱼岛争议成破冰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改善中日关系来支持国内政治,成为安倍另一个可行的政治选择。高村向中方表示安倍未来不会参拜靖国神社,是希望以一定程度的让步来实现日中首脑会谈,进而以外交成绩来拉高目前正在下滑的内阁支持率。7月19日,安倍在自家选区山口县演讲时再次提到中日关系,表示希望能够在11月北京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期间和中国最高领导人会面。
现在余下的问题在于,钓鱼岛的僵局如何处理?未来几个月,寻求能令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有关钓鱼岛问题的管控方案,将考验两国首脑的政治智慧。(张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