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劲风吹,一批“老虎”现了形,这可苦坏了那些当初请他们“题字”的大小单位。据《北京青年报》昨日报道,贪官在位时“墨宝”往往洛阳纸贵,求者如堵,而一旦褪去权力光环则身价立降,甚至变成废纸一张。各地对于落马贪官的“题字”,处理方法多为三种:或遮或撤或铲。
莫道“世态炎凉”,那些学校、医院、商铺等当初请“老虎”们写字,本来就不是冲着书法艺术价值去的,而是看中他们手里的权力。如今权柄失落,“墨宝”自然没了可利用的价值,放在显眼处不仅碍眼,还会惹来笑话,不撤不铲又将如何?或曰这些单位颇似误吞苍蝇者,“人要脸,树要皮”,没有谁吞了苍蝇会将羞辱时时张扬于大庭广众之下的,这是人之常情。看看 评论自住房尴尬源于住房保障思维偏差
值得一提的倒是,有些论者认为字本无罪,铲字需看清其是否具有艺术和价值观。这种“老好先生”的观点看似理性客观,实则有失偏颇。且不说贪官们绝大多数缺乏书法功底,就算其中有个别能写者攀得上艺术,一些“题字”从内容看具有正确价值观,但留存于大庭广众也很不妥。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官本位”、“商傍官”的畸形符号,曾在人们心里刻下“权力左右市场”的深深烙印。这个烙印不消褪, 房产新闻 就会引来更多官员题字写匾为商家“代言”,不仅可能产生权钱交易,而且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必受其害。
当然,让贪官们的字迹存留于公众场合,也许有两大好处,一是做心口不一的“负面教材”;二是多数贪官的书法水平仅相当于一般中学生,看了会让国人产生优越感,增强练习书法的信心。可是,不明就里的“老外”看到这样的字,会有何感想?他们也许误认为中国书法就是这个样子,严重贬低咱们的国粹。权衡利弊,还是铲除为妙。对于极个别确有艺术价值的,要保存也应移至档案馆去也。 (袁云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