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葡萄大会组织特邀报告及专题报告21场、口头报告80场,展示墙报180篇,学术成果数量和质量均达到历届之最。图为学术会议现场的展示墙报。(摄影:曾鼐)
中新北京网8月1日电 (记者 曾鼐)中国葡萄种植困境何在?葡萄酒业路在何方?300多位中外学者聚集北京,“把脉”中国葡萄种植困境,共享国际经验。世界美食与美酒协会主席爱德华?君度强调,做葡萄酒行业需要耐心,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2014世界葡萄大会正在北京召开。这是全球葡萄界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首次落户亚洲。来自世界34个国家、地区的300多名知名葡萄专家和相关代表参会,组织特邀报告及专题报告21场、口头报告80场,展示墙报180篇,学术成果数量和质量均达到历届之最。
富含极高营养价值的葡萄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酿酒、制作葡萄干等。随着葡萄酒文化逐渐风靡全球,酿酒葡萄的种植也成为不少中国农业专家的关注焦点。
北京农学院副教授李德美说,对于“七分靠种,三分靠酿”的葡萄酒业,气候、土壤、种植技术等是决定葡萄酒品质的关键。他介绍,中国南部地区湿气较大,气温过高,不宜种植,而在西北、华北等较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冬天一般会比较冷,“所以如何让葡萄越冬成活是种植的关键”。一般而言,为了让葡萄在寒冷冬天能够存活,会采用埋土的方式保护藤蔓。
李德美说,中国学界一直在探索改良育种方式,培育耐冻的葡萄品种,但一般抗病、抗冷等抗逆性强的植物,品质往往会受到影响,“在育种方面的可提升空间很有限”。
也正因此,他介绍,中国一直在加强栽培技巧的研究,不同于西方时常使用的垂直种植的架形,提出了“爬地龙”、“厂”字型的葡萄藤架形模式。“爬地龙”是让藤蔓贴近地面,便于冬季埋土;“厂字形”则是藤蔓和地面有一定倾斜角度,避免了垂直种植容易折断藤蔓的问题,“但如何埋土越冬依然是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面临最大的瓶颈,需要加强研究”。
谈及中国葡萄酒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农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秘书长马会勤提出,“中国应该打造葡萄酒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营销模式”。
她说,葡萄酒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也可极大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以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能让民众了解各国葡萄酒文化,可带动服务等产业综合水平的提升。
世界美食与美酒协会主席爱德华?君度同样认为,应该以旅游带动葡萄酒业发展,“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葡萄酒市场”。爱德华?君度说,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和欧洲很不一样,欧洲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消费群,而中国葡萄酒市场则以年轻人为主,“潜力很大”。
不过,爱德华?君度反复强调,“做葡萄酒产业必须要有耐心”,他的家族已拥有800多年的酒庄经营史。爱德华分享家族酒庄经验说,农业产业不是一个可以快速获得收益的行业,在发展中起起落落落很正常,应该是一种长线投资的产业,长期回报收益会比较高,“但是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完)
【编辑:陈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