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威廉姆斯辞世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罗宾·威廉姆斯:那个内向而孤独的孩子;那个在空旷的大房子里自娱自乐的孩子;那个为了交朋友,一口气说几个小时脱口秀的孩子。我们甚至可以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一直是个拒绝长大的老顽童,当他发现这个世界不再好玩了,他选择去另一个世界继续讲他的笑话。对于他的不辞而别,《心灵点滴》里那句台词可以回答我们的一切疑问:“死有何不对?我们为何如此恐惧?为何不能以人性及尊严高雅地甚至幽默地来看待死亡?死亡不是敌人,我们为什么害怕它?如果我们要对抗疾病,那我们应该对抗其中最可怕的一种疾病:冷漠!”
美国当地时间8月11日中午,美国著名影星罗宾·威廉姆斯在其加州的家中身亡,享年63岁,他的经纪人透露:“罗宾·威廉姆斯于今晨去世,他一直在与严重的抑郁症做斗争。这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是的,对全世界影迷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们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眼神温暖、每条皱纹都充满笑意的老爷子就这么去了;我们更无法接受,一个给世界送去欢笑的人,竟然选择了用这种方式离开人世。此时,所有人的心情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被他逗笑,却又被他惹哭。”
笑吧,朋友
每个影迷心中都有一个罗宾·威廉姆斯,他这一生扮演过无数角色,从比例来看,绝大多数是喜剧片,他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永远在想法儿逗你开心的小老头。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段子:他和第一代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是茱丽亚艺术学院时就认识的好朋友,当里夫因为堕马事件受伤之后,知道自己将终身瘫痪的他意志非常消沉,这一日,病房里突然蹿进一个操着俄国口音的大夫,非要给他脱了裤子用指头进行一下直肠检查,萎靡不振的里夫终于露出了笑容。后来,里夫说道:那是他出事之后第一次笑。这个二货大夫不是别人,正是罗宾·威廉姆斯。
逗笑里夫用的是罗宾·威廉姆斯的成名绝技:模仿口音和即兴演出。这两项绝技在他的第一部大银幕作品《大力水手》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彼时的影迷并没有做好接受这种表演方式的准备,于是《大力水手》被严重低估,直到许多年后才被更多人认可。不过,罗宾·威廉姆斯一直坚持自己的表演方式,用一系列作品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他主演的最后一套美剧《疯狂广告人》每集片尾的NG镜头里你可以看到,无论一个场景拍几次,他的台词绝不会重复;如果你对《早安,越南》里他变换好几种口音自问自答的镜头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话,那么给《阿拉丁》里的灯神配音时自我分裂出50多个人格并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绝技,一定会让你心甘情愿献上珍藏多年的膝盖……毫不夸张地说,重新定义好莱坞的喜剧,罗宾·威廉姆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顶级喜剧天才=抑郁症”的魔咒在他身上得到了再一次的验证,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永远的查理·卓别林、金·凯瑞、罗温·艾金森、伍迪·艾伦……他们近乎奢侈地把笑声送给了我们,却非常吝啬地不给自己留下一点。罗宾·威廉姆斯也是这样,银幕外的他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如今,我们再回头看看他那些疯狂搞笑的喜剧,会不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万世师表
关于老师的电影很多,可一聊到这个话题,大家反射性地想起来的往往是以下两部:《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由罗宾·威廉姆斯主演。老爷子以喜剧起家,但真正让他跻身殿堂级大师行列的角色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更像是他用一生来出演了一部最温暖的喜剧。
《死亡诗社》里的基汀先生跟传统意义上的严师形象相去甚远:他不拘一格,所以他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吹着口哨从前门走进教室又从后门溜达出去;他藐视权威和条条框框,所以他会命令学生把那些“量化”诗歌的鉴赏方式从书上扯下来撕个粉碎;他崇尚自由和个性,所以他会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爬上课桌,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他还会用近乎神经质的引导方式,让自己的学生把内心深处那个“牙齿流汗的疯子”释放出来……最重要的是,他教会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在电影中,有句台词让人记忆犹新:“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死亡诗社》中的基汀先生是狂放的,而《心灵捕手》里的肖恩老师却是内敛的。面对马特·达蒙饰演的天才问题少年威尔,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值”去狠狠打击了对手的狂妄:“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没有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吐出最后一口气……”搞定这头桀骜的顺毛驴之后,他开始艰难地打开他的心锁,将他引入正轨。
这两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很多,有趣的是,在笔者看来,一些译名可以用在对方身上:《心灵捕手》的香港译名是《骄阳似我》,正如《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才华横溢,如耀眼的太阳般吸引住一众学生,当他最后被赶走时,他们站上桌子,高喊:“船长,我的船长!”而《死亡诗社》的另一个译名《春风化雨》恰如《心灵捕手》里的肖恩老师,他因材施教,一点一点瓦解威尔的防备,当他一句接一句地说出“这不是你的错”时,失声痛哭的不止是电影里的威尔,还有银幕前的我们。而这两项技能恰恰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掌握的,所以,我们把“万世师表”这四个大字献给罗宾·威廉姆斯,感谢他将这两位老师永远留存在胶片之上,镌刻在我们心中。
最伟大的父亲?
在他最经典的电影里,罗宾·威廉姆斯几乎都是以救赎者的身份出现的,比如前两部电影里的老师,《心灵点滴》、《无语问苍天》里的医生。然而,正所谓医者不能自医,在电影里他可以救赎学生和患者,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无法救赎自己:严重的抑郁症、烈酒和毒品几十年如一日地困扰着他,直到生命的尽头。
毒友歌星兼演员约翰·贝鲁西的死亡和儿子的出生曾让他幡然悔悟,但在2003年拍片期间,不堪工作重负的他再次拿起了酒杯;他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每次感情破裂都跟他的酗酒有直接关系;怕人们忘记自己,他拼命接拍电影,最后却发现“少拍一点别人才会对我更感兴趣”。为了远离酒精和繁重的工作,他听从建议,于今年7月进入康复中心,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他选择了离开。
这种无法摆脱的痛苦投射到电影里面,变成一个个有性格缺陷的角色。于是你会发现:他当不成好的恋人,所以《变人》里,他眼睁睁看着所爱的人嫁作他人妇;他当不成好的丈夫,所以在《盖普眼中的世界》里,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子跟人私奔;他当不成好的父亲,所以在《窈窕奶爸》里,他眼睁睁看着妻子离开,只能男扮女装才能接近自己的孩子……
对于生命中的一切不如意,他一直很自责,所以在《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宣传时,他最想跟世人交流的是毒品以及酒精;他留在这世上的最后一则信息是给自己的女儿,他在网上放了张和女儿的合影并留言:“生日快乐,今天是你四分之一世纪大,但你永远是我的宝贝女儿,我爱你!”他在努力当一个好父亲,但他没有时间了。
孤独的孩子
看过他的搞笑演出,看过他的成熟演技,看过他的暗黑演绎,我们仿佛已经全面了解了他,而要想真正理解他,则要用到《心灵捕手》里那句台词:“上天只给了你一丝疯狂,不要失去它!”这句话其实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
1991年,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 《铁钩船长》里,罗宾·威廉姆斯扮演彼得·潘,这个在童话世界里永远长不大的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有童心,不再相信奇迹,最可悲的是,他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和战斗的勇气。在当了很久的庸庸碌碌中年男子之后,为了保卫自己的孩子,他必须重新学习当一个孩子。
类似的角色,在之后的演艺生涯中一再重复:最早引入中国的美国大片之一的《勇敢者游戏》中,他扮演的角色困在游戏世界,当新玩家发现他时,他已经在游戏世界里打怪升级26年,然而心智却没有跟着身体成长;在“教父之父”科波拉导演的《家有杰克》里,他是一名生长速度是正常人的四倍的早衰患者,只有10岁的他已经具备了40岁的成熟外形,但心智还只是个孩子;在《心碎往事》中,“40岁身体10岁心智”的桥段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的病因是儿时的心理创伤。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罗宾·威廉姆斯:那个内向而孤独的孩子;那个在空旷的大房子里自娱自乐的孩子;那个为了交朋友,一口气说几个小时脱口秀的孩子。我们甚至可以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一直是个拒绝长大的老顽童,当他发现这个世界不再好玩了,他选择去另一个世界继续讲他的笑话。
对于他的不辞而别,《心灵点滴》里那句台词可以回答我们的一切疑问:“死有何不对?我们为何如此恐惧?为何不能以人性及尊严高雅地甚至幽默地来看待死亡?死亡不是敌人,我们为什么害怕它?如果我们要对抗疾病,那我们应该对抗其中最可怕的一种疾病: 冷漠!” ◎捉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