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宁鹏 发自上海
9月底,有4家新基金公司递交了设立申请。四年前,新基金法的实施对于私募的影响更为明显,获得合法身份的私募基金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在私募大发展的同时,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影响力遭到挑战,尤其是在权益类资产的管理规模方面,处境更是尴尬。一方面是私募的高歌猛进,数年内规模飙升数十倍;另一方面,则是公募基金总体权益资产规模的停滞不前。
但如今,风水轮流转,公募牌照似乎又成为了香饽饽,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审批未见明显提速。截至目前,仍有46家拟设立的基金公司静待“准生证”。
公募敞开大门
2013年6月,新基金法实施,公募基金牌照正式放开,符合规定的券商、保险、私募等有实力的资管机构,可以获得发行公募基金的资格。
4年过去了,鹏扬、凯石、博道等专注二级市场的阳光私募先后获得了公募牌照,九鼎、深创投、中科招商、新沃资本等创投机构更是早就拿到了入场券。
经历了“公转私”的风潮之后,公募基金的吸引力遭到质疑。然而,最近两年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不仅人才纷纷重新回归公募,更是有颇多知名私募机构开始追逐公募牌照。目前提交设立申请的46家机构中,不乏一些曾经“公转私”的知名人士。以9月底提交材料的信德基金为例,主要发起人宋三江,曾经在华宝兴业等公募基金任职,后来转投私募成为深圳久久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合伙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人持股正成为私募界人士进军公募的热门路径,更是出现了股东全为自然人的公募基金公司。成为自然人股东的条件是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在境内外资产管理行业从业10年以上。
公募基金具备公开、透明、规范、普惠等特性,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有着独特的地位,激发了各路机构加入到公募牌照的追逐之中。相比采用备案制的私募,公募牌照虽然门槛较高,业务范围却也更多元化。如今公募平台既可做专户,也可设立资管子公司和境外子公司。即便追逐公募牌照需要重新处理原有的私募业务,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私募业务,而是可以将原有业务迁移到公募业务中。
最幸运的当属博道投资,成为了按照新审批程序获批设立的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博道投资于2016年5月27日递交了申请设立博道基金的材料,8月1日正式获受理,但在2016年7月15日,证监会调整了基金公司设立审批程序,博道基金申请受理恰好在7月15日之后。
一家原基金公司筹备组组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前要拿公募牌照,必要的人员配备加上办公场所,每年需要耗资数千万。展业之前只能做虚拟盘,倘若筹备周期过长,对于投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会产生负面影响,往往还未开张已经开始走马灯似的换人。
以国金通用为例,经历了四年漫漫筹备期之后,1.6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已所剩无几,开业仅半年,各大股东又增资1.2亿元。
百花齐放
在公募发展早期,基金公司的发起股东多为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如今风光无限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出现在中国公募基金业的第7个年头。
2005年6月21日,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成立为标志,银行系基金开始开疆拓土。
新基金法实施之后,公募基金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更多的参与者陆续进入。
2013年8月29日,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公募业务牌照,成为首家获得该资格的券商,至此,券商可以拥有全资基金公司。
2013年10月29日,首家保险系基金公司国寿安保成立。
2015年4月份,私募基金掌门人杨爱斌联手上海华石投资发起设立鹏扬基金公司,成为首家私募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基金公司。
2016年10月,证监会核准南华基金成立,该基金由南华期货独家出资,是国内首家由期货公司出资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首家股东全部为自然人的公募基金公司汇安基金、首家外资控股的基金公司恒生前海基金以及首家房地产系基金公司格林基金都在2016年先后获批。公募基金发起人背景越发多元化。
其中,银行参股基金公司的影响最为深远,已然改变了公募基金的行业格局。凭借深厚的股东实力,多家银行系基金已经牢牢占据了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
专注二级市场的阳光私募的业务与公募最为近似,但其申请牌照反而更为艰难。在业务范围上有较高重叠性,容易引发风控问题,导致监管层的审批相当谨慎。
为杜绝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首家成功“私转公”的鹏扬基金成立后,公司第一大股东杨爱斌(占股55%)2010年创立的鹏扬投资停止私募业务,原有未到期产品则转换为鹏扬基金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凯石基金法人代表兼董事长陈继武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按照合规监管的要求对凯石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将私募业务进行了剥离处置。”
并非所有的申请机构都得偿所愿。今年6月初,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共有10家机构消失在申报名单中,其中3家大股东性质为私募。2015年12月16日首次递交材料的重阳投资,在16个月后撤回了申请。这家老牌私募称,撤回申请是主动选择。
牌照价值弱化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公募基金依然生机勃勃。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126家,全部基金数量4569只。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底,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11.0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时,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马太效应也愈加明显。据2017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拥有余额宝的天弘基金规模高达1.7万亿元;与此同时,仍有数十家基金公司生计堪虞。
天相投顾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共计有23家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47家基金公司公募规模不足200亿元,其中34家基金公司规模不足百亿元。以公募规模粗略估算,依然有相当多的公募基金公司未过生存红线,其中不乏已经成立超过10年的老牌公司。
老牌基金公司尚且日子难过,新基金公司要想盈利就更困难了。那么,吸引各路资本申请公募牌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公募业务范围广泛,通过子公司更是可以延展到除信贷外的各类金融业务,堪称“全牌照”。不过,随着子公司政策的收紧,这方面的牌照价值有所下降。
伴随着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开放门户,牌照本身的价值,正在逐渐弱化。2016年2月15日,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4500万元的金额向上海泉意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转让金元顺安49%股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交易价对应的单价仅为0.37元/股,远低于金元证券、惠理香港两大股东方入股时的价格,仅约为惠理香港成本价的一半。
不过,拥有深厚沉淀的新基金公司,其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譬如,鹏扬基金在成立近一年之际,实现首次增资扩股,获得宏实资本参股。而宏实资本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公募基金业的传奇人物范勇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