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客观阐述了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称“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首位,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的体现”,并对下一步银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的工作要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而从2017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措辞的差异中不难看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将作为今后3年的三大攻坚战之首。郭树清的讲话明确表明了银监会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并对银行业提出了“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的工作要求。
而当前,囿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部分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情况,我国金融业仍处于风险易发期、多发期,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显然,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一项长期监管任务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战略意义。从这次人民日报专访郭树清可以感受到,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应从三个突破口切入:
其一,夯实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石,为防控金融风险提供坚强的保障。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金融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要机构,更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金融杠杆,持续减少并竭力阻止资金空转、自我循环、监管套利以及“脱实向虚”的势头,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力促形成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才能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同时,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降低融资成本,完善服务措施和方式,进一步做实普惠金融,继续改进小微、“三农”金融服务,精准支持脱贫攻坚,才能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有利的环境。
其二,持续不断深化银行业改革与推动银行业规范发展,为防控金融风险提供坚固的“海绵垫”。
郭树清在谈及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时称,不少银行机构存在股东不作为、不到位,乱越位、胡作为的现象,甚至有股东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有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当前银行业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不规范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为此,应以此作为银行业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进行问题导向,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首先,要加强股权管理和董事会建设,厘清股权关系,加强对股东的穿透监管;强化董事履职评价、考核和问责能力,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其次,要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制度,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再次,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机构体系,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大力整治同业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把更多资金以规范形式引导到多层次股本市场和债券市场。
其三,完善监管机制常态化建设,为防控金融风险营造严厉的法治环境。
面对金融创新活跃、金融乱象频发、风险隐患不断暴露,2016年下半年以来,防范金融风险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7年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据不完全统计,金融监管部门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上百个,罚没金额近100亿元,仅银监会就作出3452件行政处罚决定,罚没金额近30亿元。目前银行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脱实向虚”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金融内部的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均较年初减少,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安徽兴海当地产市场调查员表示,金融监管全面升级的背后,是监管层对风险的清醒认识和“铁腕”治乱的决心。只有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首位,进一步夯实监管基石、武装监管“牙齿”,持续加强日常监管,不断构建并完善金融监管的常态化机制,才可消除银行业违规经营谋利的任何幻想,敦促银行业增强合法守规意识,矫正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营风险,实现经济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全面企稳回升所期待的和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