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有BUG还是小事,如果十几亿的卫星送上天,因为一个小BUG报废,想想都很可惜。
1843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第一次用术语“BUG”来表述系统中的一个瑕疵。从此BUG逐渐成为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据说程序猿们在做项目前都先要拜一拜,求无BUG……
测试工作曾被好多互联网大佬看中,并试图做成一份体面工作,然而鲜有成功。如今,这个“脏活累活”却被一家公司看上了,还把它做成了估值高达32亿的生意,这家公司就是做APP测试的Testin,一家神奇的创业公司。
具体多么神奇?目前全国大概有200万App,将近170多万的APP使用Testin的测试服务,2015年Testin已经完成2轮6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合人民币32亿元多。
可别小瞧那些脏活累活,说不定下面就是金矿
测试工作本身需要购入大批设备,设立团队来负责评测,这就需要人力在每台手机上运行应用,效率低、成本高,多数人不会轻易尝试。
另外,国人对测试并不是特别重视,Testin总裁徐琨有这样的感触:国外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的配比是四比一,不管是在谷歌,Facebook,还是微软。一般4个开发工程师会配1个测试工程师,到中国,情况却有些变化,因为中国人更注重速度,所以很多时候不太注重产品的质量,因此在中国,测试工程师的地位与国外相差甚远。产品做得好,别人不会说是测试工程师的功劳,一旦有什么问题,第一个挨骂的就是测试工程师。
很多小公司几乎不设测试岗位,由开发工程师来完成测试工作,很多时候,这些开发工程师对测试这件事情并不太上心,这就导致了测试结果良莠不齐。
能不能把测试做成一个相对标准化的生意?能不能把测试工程师从机械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快乐地做测试?如果可以,那会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着眼于市场规模,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软件驱动越来越明显,中国至少有几十万开发者,几百万款软件,并且现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汽车、AR和VR等等都需要做应用测试。同时,随着竞争加剧,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一定会在测试上下功夫。
测试市场足够大,相对较容易标准化,选择这样一个竞争还不是太激烈的领域创业,胜算就大了许多。基于这些考虑,几个原本就是程序员出身的联合创始人在2011年的时候成立了世界上首家移动互联网真机云测试服务公司——Testin,没想到掘到了金矿。
累计测试超1.3亿次,云测试就是来颠覆的
徐琨介绍,Testin投入将近1000万,从2011年始,几乎购买了市面上所有可以买到的手机、智能设备,建立起一个云端机房,所有应用全部使用真机进行自动化测试。开发者只需在Testin平台提交自己的App,选择需要测试的网络、机型,便可进行在线的自动化测试,无须人工干预,24小时内即可自动输出一份精确度极高的APP测试报告。
从0做到100万次测试Testin用了一年时间,从100万次做到了1000万次,还是1年时间,到2016年6月,Testin已累计测试超过1.3亿次。
用互联网的方式来颠覆,听起来有点像“滴滴测试 ”
最早的测试可以追溯到1822年,英国科学家Charles Babbage开始制造他的第一个差分机原型。差分机用于计算多项式函数值。Babbage差分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可编程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测试以确保应用质量为目的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
计算机诞生以后,计算机软件行业开始迅猛发展,应用软件的规模变得非常大,在一些大型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当时应用软件测试的手段几乎完全都是手工测试,测试的效率非常低,并且随着应用软件复杂度的提高,出现了很多通过手工方式无法完成测试的情况。
第二次变革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1985年,Linda Hayes 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应用于 PC( MS-DOS 上)的商业测试工具Autoteser,带动了应用软件测试由手工作业向工具测试的转变,大大推进了自动化测试的进程。
而应用软件测试的第三次革命性的升级,则是2011年Testin “云测试”的诞生。该测试平台全部基于真实的终端设备,支持自动化测试能力;应用(APP)测试服务基于互联网云端提供,不再需要付诸大量人工或购买测试设备,并且可跨越地域,7x24小时随时使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滴滴测试”?
让测试员有幸福感地工作
在云测试诞生以前,业内主要依靠自行测试或者人力外包,其局限性在于,一家北京的外包公司去服务一家在香港经营的APP公司是非常困难的;而Testin云测试则不同,它冲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让应用测试可以随时随地按需使用。只要你能连接互联网,提交被测应用(APP)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喝着咖啡坐等测试报告了。
有人曾经将测试员比作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机械且繁重,因此Testin创立云测试服务后,曾有人戏言,这是要干掉测试部门。徐琨解释说:“Testin的存在并不是要抢测试工程师的饭碗,而是让测试工程师可以更有幸福感地工作,把更多测试工程师从程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测试人员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让他们的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才是Testin努力的方向。”
云测试改变了整个生态圈
在Testin出现以前,APP提交到应用商店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质量的要求,但是随着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应用商店开始注重其上架应用的质量,截至目前,市场中所有主流的应用商店在应用提交上架之前,都要求APP进行测试,且360、安智、机锋、阿里游戏以及国内一线手机制造商的应用商店,在APP上架前都需要提供该应用在Testin的测试数据报告。
“这很好理解,”徐琨说,“应用商店的推荐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它把一个充满BUG的APP放在好的位置非常容易损失该APP由此带来的收入。而手机终端商就更具体,手机是他们生产的,应用商店也是他们自己运营的,一旦出现消费者下载了APP无法使用的情况,客服就将面临被骂的‘狗血淋头’的风险,这对其手机的品牌和声誉也会造成影响,消费者并不知道,一个动不动就崩溃掉的APP,是该责怪APP开发公司,还是卖手机的厂商?”APP发布前,先在Testin测试一下,已经成为APP开发企业习以为常的必备流程。“不测试,心里不踏实,害怕差评,更害怕项目因此一蹶不振。”某APP开发企业CTO这样描绘这件事。
又例如,代理商或者投资方在选择应用项目的时候,项目开发者可能自称是来自百度或者腾讯一顶一的高手,但是他的产品一经测试,却出现了各种BUG,这时候开发者应该如何做最初的判断呢?因此Testin的出现也为投资方和代理商选择应用项目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参考。
从这点来看,Testin是对应用发布流程的一个改造,也是让中国移动互联网集体开始重视测试,这改变了整个生态圈。
据说这个市场马化腾也想要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测试我也可以做,找俩实习生,买二三十个设备不也可以搞定吗?大不了买1000个手机。但是测试真的有那么简单吗?Testin联合创始人张鹏飞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即使送你1000部手机,你能测吗?你的公司就20个人,1000部手机,算下来人均多少?测一个手机花10分钟,需要多久才能测完?这还是个小问题,大问题是你的办公室就50平米,1000个手机你放在哪里?而且像手机等智能设备更新频率非常之高,如果想找两个实习生完成这样的事情,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互联网行业,创业者发现一个空白的领域,并将其做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BAT的压迫让创业者苦不堪言,就连乐视贾跃亭都曾将BAT称为压在创业者身上的三座大山。
当年Testin面世的时候,BAT马上跟进,甚至是像素级的抄袭,基本上Testin出一个版本,对方抄一个,但是三家没有一家把测试当成一份事业去做的,对他们来说测试可能只是一个完成KPI的项目,而且BAT涉足的项目又非常多,由它们来担当测试的身份,很难确保公平公正。
但是Testin不同,徐琨说,“我们一开始就把测试当成唯一的事业来做,想要把测试这个行业变得更好”。基于因为这样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Testin逐渐显露出来,被越来越被行业认可和接受。而测试服务的差异,就在于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业余票友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但精髓,不下苦工,没有Testin五年磨一剑的韧性,很难做到。而没有准确性的测试服务,对于客户来说,就是一个不好玩的玩具,伤人伤己。
前段时间,有微信推出应用号的消息,有人认为未来APP会不会被干掉,如果这样的话会对测试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徐琨认为,APP是不会消失的,它只会更加的细分,而且很多东西其实微信做不了,比如说有一个客户做的是车闸系统, APP直接把车闸打开,然后去联动,微信基本上做不了这个,而且几年之内也不会考虑做这个事情。
在未来,那种大用户量的APP会越来越少了,你几乎不会碰到过亿用户的APP,它会越来越垂直,越来越细分。
至于对测试行业的影响,就更不必担心,即使更早的时候,甚至还没有软件的时候,爱迪生发明灯泡,他尝试了一千种材料,那也是一种测试,所以测试这个事情本身不会消亡。目前传统以人力外包为主的测试作业模式有几千亿,这些由马车拉着跑的玩法,注定要被更高效的云测试所替代。
Testin从2011年开始,经历过了移动互联网的几个大风口,参与了很多客户从零到百亿市场,从月收入千万到月收入过十亿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Testin亲历了面向C端的社交工具类应用的兴起。比如说唱吧、陌陌这样的工具,从创业之初就选择Testin为其App保驾护航,最终从大量的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
第二,手游的兴起,市面上比较火爆的手游基本上从上线之初就开始使用Testin的测试服务,并且一个好玩的现象是,越成功的手游企业,越是重度的Testin使用者。
第三,Testin链接了现在传统企业转型,从2015年开始,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事实,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投身移动互联网,Testin成为其加速互联网转型的第一选择,比如国美、招行、12306、奔驰、麦当劳这样的传统巨头,纷纷选择了Testin。
一步步这么过来的, Testin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也见证了很多互联网公司从屌丝到牛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