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成为近期市场焦点,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的背景下,更是让人想入非非。
银率网8月底发布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累计发布50款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公告。经媒体报道,引发了市场和投资人的高度关注。同时,随着股市资金的回流,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供不应求,再次成为市场的宠儿。
一边是提前终止,一边是供不应求,银行理财到底发生了什么?据笔者从银行内部了解,二者背后都是宽松地货币环境下,宏观经济依然持续低迷,资金很难找到高质量的资产,造成供给和需求的错配。而把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归罪到股市,基本是主观臆想。
“提前终止”护身符
按照购买产品前投资人与银行签订的合同和理财产品说明书,在遇到国家重大金融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险变化时,“银行有权但无义务提前终止理财计划,如提前终止,则投资者持有理财计划至提前终止日”。
对于这个条款,笔者认为:一方面,合同中“提前终止”有霸王条款的嫌疑,银行还是店大欺客的强势心态,没有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考虑细节;另一方面,上述条款是投资人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中白纸黑字明文约定的。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有据可循,从法理上来说,并无不妥之处。
银行理财正在打破“刚性兑付”和内部交易等无序管理模式的转型阶段,作为参与的两个重要主体,商业银行和投资者都需要转变思维,前者必须改变无序的管理模式,后者也需要从自身做起,转变投资理念,配合监管和银行做好投资者教育。
回到问题的本质,投资人为什么如此关注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原因无非有二。
首先,在降准、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金融市场流动性宽松,资金利率逐步下行,参照市场利率定价的银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在下降。产品提前终止后投资人有再投资的风险,获取同类产品的收益率较之前更低,如不及时投资,账户资金甚至只能作为活期存款享受微薄的利息收益。
一般而言,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提前到期,银行会按照预期收益率和提前终止日前产品实际运行期限,向投资人结算本金和收益。从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保障上来看,投资人并未有损失。即使是提前终止天数的收益差,真实的机会收益也并不大。
笔者以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比较完整的招商银行为例算了一笔账:招行提前终止的27款产品中,有15款产品提前终止天数在21天内,假设再投资产品与原投资产品的收益差为1个百分点,投资10万因产品“提前终止”所产生的机会收益差仅为60元。
与投资人的产品机会收益损失相比,市场更为担忧的是由“提前终止”引发对银行理财投资的风险。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管理长期不透明,尽管银监会已着手推动理财业务转型,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自2014年年底下发后,征求意见鱼龙混杂,正式办法迟迟不见下文。市场不禁会问:“刚性兑付”打破了,银行理财资金池管理模式下的大锅饭和糊涂账何时休?
招行“鼎鼎成金”账单
近期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市场担心银行理财产品集中“提前终止”与股市下跌有关。
建设银行一款“乾元鑫安利得 2015年第2期理财产品”受让陕国投发行的“旺业10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项下的第27号信托单元优先级受益权”。建行称,由于近期A股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股票大幅下跌,导致该信托单元净值跌破预警线,在次级投资者追加保证金的情况下仍有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有媒体以建行该款产品为例报道称,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根源归咎于股市下跌。据笔者了解,这种一叶障目的说法并不具说服力。
事实上,上述50款产品大部分都6月份股市下跌前“提前终止”。还是以信息披露较为完善的招行为例:其27款“提前终止”的产品中,有21款发生在5月之前,6月“提前终止”1款,7月上旬5款,在股市下跌效果叠加的中后期并未有其他产品“提前终止”。
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方向来看,通过信托受益权直接投向股市的,基本都是结构性产品,银行理财认购的都是优先级,上述建行产品即为事例。而提前终止的大都为非结构性产品,所以银率网甚至只统计了50款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在非结构性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即使投入股市,在银行内部的管理依旧是按照固定收益类投资进行管理,比如认购券商“两融”收益权。
据笔者了解,事实上,“提前终止”的50款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大都是“非标资产”,比如招行所有“提前终止”的27款产品均为“鼎鼎成金”系列。该系列产品属于R2稳健级投资,主要投资固定收益和非标资产,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比例为0。招行“鼎鼎成金”系列产品自2013年7月推出以来,目前共发行6914款产品,累计募集资金达2.8万亿,实现客户收益524亿,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37%。
追根溯源,“非标资产”的产品“提前终止”,都是投资项目的借款企业提前还款。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资金成本降低,相比之下,企业更早发生过融资的财务成本偏高,提前还款动力自然而来。
笔者从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提前还款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在地方债置换背景下,通过发行地方债可以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二是大型房地产类企业,“3.30新政”后,商品房销售回暖,地产企业产生大量回款,提前还款也是意想之中。
提前还款说明借款企业资质不错,流动性转好,相比借款企业逾期不还款导致产品兑付危机,“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风险则要低得多。
投资人如何“避雷”?
回到最初的问题,市场对银行理财“提前终止”的关注,更多的来自于对银行内部对理财业务的管理问题的担忧。那么,投资人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挑选银行理财产品,以避过内部管理的“雷区”?
笔者根据银行内部管理的普遍规律,总结出投资人挑选理财产品的“一点误区”和“三条标准”。
误区1:银行理财等同存款,到期一定能兑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投资人很容易把银行理财当成存款或等效的资产,默认银行到期一定兑付。而在理财业务发展和银行内部业务管理上,银行理财也有“类存款”管理的痕迹。理财业务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迟迟未实现条件下催生的中间体,在过去“存款至上”的考核中,许多银行也把理财业务作为拉存款的工具。而在内部管理中,资产端按照资金池方式操作,负债端定价没有遵循表外业务“资产决定负债”原则,而是按照市场资金拆借成本决定定价的同业存款定价法则,最终的效果就是大家都默认的“刚性兑付”。
事实上,银行理财业务近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理财不是存款,有到期不兑付的风险。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利率市场化冲刺“最后一公里”、存贷比的废除等一系列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存款至上”已由“优质资产至上”、“资产决定负债”、“风险管理至上”等原则替代,存款不再是第一要务。随着“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银行理财风险也在显现。银行理财产品更为多元化,除了保本产品外,也有许多风险较高的结构化产品,而这些产品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极低,部分产品甚至有亏损的风险。
银行理财业务也在向净值化、多元化、独立运营方向转型,但所有的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在目前转型起步阶段,银行理财产品过去的弊病依然存在。挑选理财产品更需要谨慎,否则失去“刚性兑付”的保护,投资人很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首先,从资产管理机构层面来看,如何判断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呢?
标准1:资产管理能力强。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不是一项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任何标榜“高风险-低收益”的产品都需要警惕。对银行理财投资而言,机构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远比简单的高收益要重要得多。
在普益财富和西南财经大学最新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5年2季度)》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全国性银行依次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和光大银行,发行能力排名前五的全国性银行依次为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农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五的全国性银行依次为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全国性银行依次为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
标准2:资产配置能力强。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风险收益各异,如果一家银行能够从投资人的角度,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流动需要、最大收益的角度来整体考虑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那么这样的银行或理财经理应该受到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投资人更应该选择有独立市场观点,资产配置能力突出,理财经理不人云亦云,踏踏实实以客户为中心管理客户资产的银行作为首选。
其次,从产品层面来看,如何判断挑选优质的银行理财产品,避过有隐患的“雷区”?
标准3:有底气的产品。由于银行理财过去长期的不规范管理,许多信息不便于披露。独立运营转型后,信息披露是衡量银行理财产品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标准。更透明地信息披露的背后是银行对投资项目和内部管理的底气,反之亦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披露“非标资产”明细的“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在借款企业资质和银行内部管理上是较为完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