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为有效改变基层网点存在的品牌形象弱、机具功能弱、服务能力弱等问题,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实施网点转型。四季青支行作为首批转型的8家试点支行之一,自转型以来,紧贴一个中心,抓好三个定位,开创了网点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再出发,紧贴一个中心
今年2月15日,四季青支行以先进的、一流的智能银行的形象焕然一新地出现在广大客户面前,迅速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全新的营业环境、全新的服务模式和全新的营销方式,支行开始逐渐意识到从零开始拓展客户的紧迫性:吸引、留住和拥有客户,支行就能拥有未来;反之,失去客户,就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支行在服务理念上及时进行了转变,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刻围绕客户的需求转,变经营业务为经营客户,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支行在营业厅设置爱心雨伞、便民箱、儿童托管等便民设施,积极为客户提供便民服务。同时,积极运用短信、微信等网络手段,针对附近小区的居民客户,建立储蓄客户群、理财客户群,定期转发我行的产品、活动、优惠政策等,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转型后的四季青支行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发,力争用真诚的微笑吸引客户,用细致的服务打动客户,用专业的知识赢得客户。
讲方法,抓好三个定位
一是“望闻问”,抓好客户定位。望,即通过对支行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社区进行了调研,锁定重点目标客户和社区;闻,即通过客户走访与沟通,了解客户使用的产品和需要的产品;问,即通过主动营销,创造销售机会,让客户尽量能使用我行多个产品。
二是“请进来”,抓好服务定位。积极邀请周边客户前来体验,客户进入网点后,会有专人陪同,提供热情服务。针对有理财需求的客户,积极提供最新信息和建议。理财产品到期,及时电话提醒,以免错过最佳购买时间;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客户,支行会无偿接送,让客户感受到温馨;针对暂时无法办理的业务,支行会送至临近网点,以免耽误业务办理。
三是“走出去”,抓好组织定位。客户和市场不是等出来的,而是找出来的。支行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变“坐商”为“行商”,针对居民小区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变居民小区、菜场的宣传栏,24小时自助银行为宣传阵地,逐步扩大知名度;在社区讲解金融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识别假钞、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安全意识。
洒汗水,收获丰收喜悦
转型以来,四季青支行网点功能实现了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的转变,在业绩指标、客户体验和服务提升等方面收获了喜悦。一是业务健康成长。转型以来,新增个人金融资产目标客户258户,新增各项存款2417.28万元,销售各类理财近9000万元,完成各项业务收入60.57万元,在各方面均实现良好增长。二是体验持续提升。目前,客户通过支行的VTM、HAM、CRS及各类自助终端,可实现开卡、签约(如手机银行、网银、理财)、转账、存取款(包括快速大额存款)、购买产品、存折补登、打印交易明细等一系列业务,由于免排队、免填单,时间缩短一倍以上,客户满意度持续上升。三是社区有效融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融入社区”是总行推进智能网点的初衷,四季青支行攻坚克难,不忘初心,先后与湾里社区、何留社区、四季青服装市场等建立了定期联络和走访机制,普及金融知识,强化风险防范,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了社区金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