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用无人机巡查试验田和示范区本报记者 李禾摄 第二看台 位于河南省的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以下简称新乡基地),硕果累累。在这里,开展研究的田间试验区达4000多亩,用于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示范的示范展示区达6000亩。科研成果荣获专利150多项,培育通过审(鉴)定各类新品种15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 “院地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大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致富能手,审定和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了河南人民、新乡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表示,作为中国农科院在全国主产区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综合试验基地,新乡基地是中国农科院院地合作的典范。 开展300多项农业科研项目 “来了专家,棉田有虫再不怕。”这句顺口溜是中国农科院扎根河南新乡的真实写照。1956年,棉花病虫害肆意蔓延,新乡的棉花大幅减产,亩产皮棉不足20斤。这一问题很快引起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齐兆生的注意。1957年,齐兆生带领专家团队,在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建立了科研基地,还建成了20万亩棉花治虫保产示范区,应用了科研成果的田地,当年就获得亩产皮棉65斤的好收成,较上年产量提高了2倍多。 随后,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搬迁至新乡,与新乡广泛合作开展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机井灌溉及配套研究和作物需水研究等。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则因矮败小麦育种结缘新乡,筹建了矮败小麦育种基地,随后,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引发了一场小麦育种界革命,2006年,“国家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在新乡正式成立…… 如今,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植保所、环发所、灌溉所、信息所等6个研究所、90多个课题组入驻新乡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及成果转化。新乡基地开展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300多项。常年有科研人员3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200多名活跃在新乡基地科研及成果转化的一线,年均科研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 农技人员纷纷创办农业企业 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蹲在田间地头,与基层农技人员一起,为群众在第一时间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把引进的新成果就地转化,试验推广,将新乡县变成全国农业新成果的“试验田”。王汉中说:“科研试验基地是衔接科研和成果转化的很好平台,农业科研离不开试验基地的支撑和保障。” 院地合作60年来,新乡基地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有1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的达100多项,培育出国家首个转Bt基因、抗黄萎病棉花品种等。2010年以来,新乡基地产出新成果200多项,“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院地先后举办各类科技培训、成果观摩、科技对接会议上千场次。 随着科技实力的发展,新乡县已成为新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河南省农科院新乡研发基地等在这里建设、发展。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王启现说,中国农科院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还培育壮大了农业产业,很多农民完成了向企业家的转变。科学家培养的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纷纷创办种子、农资、植保等农业企业,成为了至今支撑新乡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成果转化助力完成原始积累 河南是林果大省,日前,林果产业科技服务专项活动在新乡正式启动,这是新乡市林业局与中国农科院新乡实验基地管委会首次合作、共同举办的科技专项服务活动。新乡市副市长武胜军说,实现农民增收,关键是选对路子。在普通农作物产量过剩的情况下,品质优良的林果种植将大大提高亩产收入。专项活动为林果科研部门和果农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推动优质科研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让高品质的林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也使新乡农业产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并利用积累开始发展工商业,经济结构也由此转型升级。2018年,中国农科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所在的七里营镇,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