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川
9月社融、信贷及M2(广义货币)等核心金融数据全面改善,且普遍高于市场预期。
10月15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27万亿元,比上月多约2500亿,比上年同期多约1400亿;9月末存量社会融资规模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9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比上月多4800亿,比上年同期多3100亿;9月末M2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在多位专家看来,9月金融数据全面改善,体现了8月国务院金融委强调“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的具体效果。
在当日召开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一方面,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增长韧性比较强,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仍然较强。
“另一方面,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增强。今年以来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在规范金融秩序的同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资金供需关系更加合理,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有所增加。”阮健弘称。
信贷回暖,“季末+降准”或为原因
9月新增信贷超出普遍预期,也推动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加快至12.5%,较上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主要缘于月内央行实施普遍降准,银行可贷资金增多,同时信贷环比多增也符合季末冲量的季节性规律。
信贷结构也在好转。9月非金融企业贷款同比、环比均大幅多增。其中,企业短期贷款环比多增2905亿元,同比多增1452亿元,而因票据到期量较大,票据融资环比少增63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1352亿元,同比多增达1837亿元。
王青表示,今年以来,多数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均不及上年同期,但自8月起同比实现多增,9月同比多增规模进一步扩大,印证7月末政治局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正在取得实际效果。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9月信贷多增主因是企业贷款,且其中短期贷款贡献更大,银行存在季末冲量增加短期贷款的可能性,央行从保证“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角度出发,多措并举鼓励强化金融机构支持实体,金融供给侧改革释放信用效果显现,对冲地产融资拖累。
对于M2增速小幅反弹的原因,阮健弘表示,这是央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政策力度松紧适度的效果体现。今年以来,央行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综合运用多重政策工具,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推动了M2增速回升。
不过,9月末,M1(狭义货币)同比增长3.4%,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依然明显处于偏低水平,M1、M2走势呈现短期背离。
王青认为,一方面,当前房地产调控加码,居民存款转化为房企活期存款的增速较低;另一方面,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活跃度不足,也是M1增速偏弱的重要原因。
降准降息仍看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
9月全面降准落地后,10月15日,央行组合降准中的定向降准也第一次实施落地。
李超分析,降准对M2有所支撑,货币乘数目前仍在高位;经济回落压力加大及CPI上行加大了货币政策决策难度。“货币政策正在经历向稳健略宽松的艰难切换,后续仍需密切跟踪经济增长及物价走势,年内降准概率不大,降息操作也将较为谨慎。”
不过,在王青看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背景下,加大货币政策传导力度,定向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目标已经明显,未来降准、降息均有较大操作空间,特别是针对制造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的定向滴灌政策还会持续发力,后期M2、社融和信贷增速有望出现趋势性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
如何看待CPI超3?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通缩的基础,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防止恶性循环。所以央行也要关注这一预期的变化,要控制预期,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立场,保持M2和社融规模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释放稳健信号。同时存款基准利率保持稳定,贷款通过聚焦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稳定预期,能够实现货币政策在降低融资成本与防通胀之间的平衡。
社融口径再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9月起,央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即“企业ABS”)首次纳入“企业债券”指标。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2.39万亿元,同比多6955亿。其中,企业债券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为12.8%,同比高1.8个百分点。9月份,企业债券增加1610亿元,较8月的3448亿缩水一半。
李超认为,调整后“企业债券”项基数回落,当期走高,对社融有正向影响。
对于此次社融口径调整,阮健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是为了更好地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阮健弘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子公司在交易所发行ABS都是用企业应收账款和小贷公司的贷款作为基础资产,这类ABS是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企业债券的性质类似,企业应收账款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通过资产证券化就变成了金融工具的基础资产,符合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要将其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
阮健弘强调,统计已经对每一笔作为基础资产的小贷公司贷款做了核实,绝对不会存在重复统计。通过这次口径调整,社会融资中企业债券的统计更加完整,央行对历史数据回溯到2017年,从回溯情况来看,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数据保持了连续性。
近年来,央行不断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将一些新的融资渠道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例如,2018年7月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2018年9月起,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因为2018年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其规模及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此前撰文表示,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没有重复,但确实是有遗漏,有些数据如私募股权、股权众筹等没放进去。随着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有一些原先遗漏的指标有必要纳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