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王陆杰 ■劳动报首席记者叶赟 昨天,第31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世博中心举行,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外脑”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科创板”、“数字化”、“大数据”等都是今年的高频词。 让科创板成为 破解融资难的“利剑” “中国技术已引起全球瞩目,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5G技术。问题是,如何发展好下一代公司?破解融资难题,就要让国内外投资者更容易参与到科创板当中。”在昨天上午的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上,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杜嘉祺聊起了上海科创板这一热点话题。 “获得融资一直是企业进一步创新的最大障碍。很多技术公司在银行借款或者吸引私募投资时都会碰壁,因为企业在初期时的获利能力和知识产权资产非常有限。”杜嘉祺表示,要让国内外投资者更容易参与到科创板当中。“我们和来自于英国、欧洲、美国和中国香港的投资者进行讨论,他们显示出对于科创板公司投资的强烈意愿。或许可以扩大沪港通的覆盖范围,将科创板的股票纳入其中,更好地调动全球投资者的热情。” 如何让科创板对更多公司具有吸引力?对此,杜嘉祺建议,在需要额外融资的情况下,公司应加快后续产品的发行,这样可以让企业易提出融资申请。此外,要允许一些在其他市场上市的本土公司在科创板海外上市,增加科创板内公司的多样性,并且把科创板定位于技术行业在全球的首选市场。 杜嘉祺还在发言中指出,科创板要致力于在创新高增长公司融资中发挥核心作用。“我们应该改善对于技术公司的成长股权和银行贷款的准入。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建立新的上海技术增长基金。”杜嘉祺建议,这可以借鉴英国商业增长基金的模式。此外,银行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使用一些专用资金把贷款重点放在快速成长的技术公司身上,从而破解创新高增长公司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数字化转型 站到变革前沿 对于力争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而言,数字化同样非常重要。 ABB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赛认为,建立有效的支持机制以强化对创新的支持,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吸引和培养人才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将是上海保持领先地位并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他建议,加强金融及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做出数字化投资并部署工业4.0技术;制定具体的政府计划,帮助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掘数字化给予、实施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傅赛还特别提到,临港新片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测试新的想法和做法。毫无疑问,上海自贸区能够帮助上海成为世界级的创新中心。 在美国史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看来,上海自贸区应该拥有最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输。 “上海应在其传统产业中激励创新,从而引领中国和全球其他地区向数字化未来迈进。”施耐德电气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指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引领中国这场数字化转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对于引领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他建议融合IT和OT(运用技术),将数字创新与制造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促进效益最大化;促进建筑数字化转型,挖掘第三产业的创新潜力;通过投资人才与通力合作,为应对颠覆性变化做好准备。 赵国华强调,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及早投资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站到此类变革的前沿。“事实上,新兴数字业务模式的兴起,恰恰是半数昔日的500强公司跌出榜单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力图将精力集中于我们的核心业务,但也在我们业务的边缘进行了一些小规模投资。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对冲风险,同时也使我们始终能够接受此类转型变革。” 大数据能有效 改善医疗体系 大数据时代,医疗数据的有效应用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两大跨国医药公司——罗氏集团和诺华集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诺华集团董事会主席林浩德博士介绍,其在针对上海的一项调查中发现,29%的看护者都是患者的孩子,他们每周平均要花28个小时护理患者,其中12%的人为此减少了工作时间。“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照护,以减轻护理人员在财务、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释放出宝贵的经济资源。”在他看来,数字技术应该成为全新医疗保健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利用大数据优势,政府可以进一步改善医疗体系,为市民提供支持,并在未来持续发展经济。 “创新药和原研药都能以更快的速度到达患者的手中,上海毋庸置疑已成为生命科学和制药领域的创新中心。”对于中国在医疗数字监管方面的成果,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博士表示认同。不过他也认为,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仍有很多数据没有被数字化,一些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现象仍然存在。 对此,施万建议,首先政府应有清晰的监管框架,以界定使用数据主体、使用目的、分享数据的方式等问题。“我深信上海和中国有这种能力,可以超越世界其他国家,把医疗带到一个新的层次。”施万表示。
|